正在劉賢認真訓練大軍,籌備各項發明創造,組建商隊的時候,各地蠻夷君長的回信也陸續到了,首先是已經占領的南海、蒼梧、郁林等地,蠻夷君長們大多都給了劉賢面子,表示愿意前來參會。
其次是南方合浦之地的蠻夷,冼、依、黃、李等豪族都承諾派人前來,其余大小蠻夷部落,來的也不少。粗略算來,總計有七八十家蠻夷君長確定將會遣使前來。
劉賢大喜,于是將大會地點定在了蒼梧郡的廣信縣城。
大會召開之日,劉賢大排宴席,當眾宣布了歸附蠻民的稅額,隨后又發布了舉孝廉、興學校、開義診三大舉措,蠻民聞訊,無不振奮不已。
劉賢又趁熱打鐵,宣布將在番禺、廣信和郁林郡的布山縣城三地開市,允許漢蠻百姓自由貿易,郡府將會給出各類商品在市場內的指導價,確保絕無欺詐和強買強賣之事。
各家蠻夷,愿意進入市場的,可提前購置店鋪或預交租費,以免店鋪不足,被別人購下之后,各家欲進也不可得。
眾蠻民聞訊,雖有些遲疑,但也有少數膽大的相信劉賢,當場預交了店鋪購置費,劉賢承諾將安排最好的地段給先交費的蠻夷部落。
此后數日,劉賢又安排各家蠻夷參觀了廣信城的軍營以及正在修建的學校和市場,觀看了雄赳赳的軍陣,各家蠻夷看后,無不嘆服。
最后,劉賢殺牛與各家蠻夷盟誓:愿意歸附的蠻民每戶出布八丈,各家君長依大小出數量不等的貢賦,除此之外,不加任何賦稅;漢蠻百姓一律平等遵守法律,漢民犯法,由官府處置,蠻民犯法,由官府和蠻夷君長合議處置;漢蠻不得無故侵擾,雙方平等交往,公平貿易。若有違反,官府與各家蠻夷君長共擊之。
盟誓既成,劉賢率先喝了牛血酒,其余蠻夷君長不管心下怎么想,卻也不敢當面忤逆劉賢,況且劉賢立下的盟約確實很公平,并無欺詐之詞,于是蠻夷君長紛紛上前,喝了牛血酒,表示愿意遵守盟約。
至此,劉賢基本消除了治下蠻夷的抵觸之心,并初步收服了人心,只需日后好生經營,蠻民必定會真心依附。
如此又過了數日,合浦南邊的蠻夷果然不再襲擊劉賢軍隊派出的斥候,周邊的環境逐漸被斥候們摸清,劉賢的軍用地圖上原本空白的部分漸漸被河流峽谷高山的標志填滿了,看的劉賢大為滿意。
眼看一切走上正軌,劉賢正自欣喜,準備再接再厲,往南打下高涼地區,進而全取合浦,將士燮的勢力趕到中南半島。大軍正在緊張地籌備糧草箭矢,忽聞士燮遣使求見,劉賢聞訊愣了一愣,這才命令請進來。
不一時,使者到來,卻是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只見他進得門來,仔細打量了一下劉賢,這才對劉賢拱手道:“我乃許靖,字文休,奉交趾太守士燮之命,前來面見都督。”
劉賢訝道:“你就是許靖?聽聞你善于品評人物,乃是中原名士,怎么也在士燮麾下出仕了?”
許靖笑道:“非也,士燮雅量高致,對待中原逃來的士人皆能以賓客待之,我并非士燮麾下官吏,只是受他庇護,故而不得不為他辦事而已。”
劉賢道:“原來如此!你既然不是士燮麾下,何不投我?我如今準備在交州建立官學,正需先生這樣的名士大儒坐鎮。先生若來,我便聘你為交州勸學從事,日后交州人才,皆出自你的門下,一州文教,自此而興,豈不是強過在士燮手下做個賓客?”
許靖聞言,大為心動。想了想,道:“若都督真要興學,我自當相助。不過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如今我為士燮使者,當先完成公務,而后辭別了士燮,再來相投。”
劉賢大喜,道:“既如此,我等著先生。不知士燮派遣先生前來,所為何事?”
許靖道:“士太守有書信在此,請都督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