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滇池縣、谷昌縣、連然縣、以及包括俞元、昆澤部分地區,劉賢準備新成立的定南縣(今呈貢區),四座圍繞著滇池的縣城就是劉賢必須要拿下來的戰略據點。
滇池縣乃是益州郡的郡治所在,如今劉賢主力大軍都在城中,城池已經完全掌控在手,這且不說。定南縣如今還在規劃之中,等到建成之日,自然也是在劉賢軍隊控制之下。連然縣地處滇民與昆明夷的交界處,一向是爨家的地盤,取下倒也不難。唯有北方的谷昌縣,地方平坦,物產豐富,是昆明夷的大本營,若要入駐大軍,多半會激起昆明夷的極大反抗。
想了許久,劉賢決定先試探一下,于是先派程畿領一千仆從軍入駐谷昌縣城,接管防務。隨后劉賢命魏延、張嶷、張翼等人暗暗戒備,準備隨時馳援。然而一連等了七八日,蠻夷均無動靜。劉賢這就奇怪了,問李恢、爨習道:“常聽說昆明夷繼承叟、羌等族血統,一向與板楯蠻并稱為驍勇善戰的兩大蠻種,為何就我所見,他們卻并不如何好戰呢?”
李恢道:“南蠻雖勇,但漢人依然能以兵威壓之。數百年來,蠻民雖屢有反叛,但漢軍一旦大舉南下,蠻亂便會很快平定。因此蠻民心中對漢軍其實是多有畏懼的,之所以屢次反叛,只是自恃路遠山險,期望朝廷不理會他而已。如今主公領大軍而來,兵甲精良,錢糧足備,有這一兩萬精兵在此,哪股蠻兵膽敢造次?”
劉賢道:“也就是說我完全可以放開手腳,在南中按照自己的意愿為所欲為了?”
李恢笑道:“大軍在時,自然是如此!但主公終究是要率兵離開的,倘若逼壓蠻族過甚,只恐日后對留守之人不利。”
劉賢聞言道:“此言有理,對付蠻族還是要恩威并施!事實上蠻族也是我大漢子民,他們平素也在以部族為單位交稅,雖然稅額很少,但的確也不可逼迫過甚!但同樣的,若不出手打疼了他們,我仍然會擔心待我走后,他們會對留守大軍不利。”
李恢想了想,道:“主公想要如何處理?”
劉賢道:“我故意派兵進駐谷昌城,本欲引蛇出洞,引昆明夷攻城,到時我大軍出動剿除叛逆便是名正言順。然而蠻兵卻又按兵不動。如今我也是無法可想了!”
爨習聞言,沉吟片刻,突然眼前一亮,道:“我倒是有一個主意!不過卻需主公予以配合。”
劉賢道:“不知是何主意?”
爨習道:“我這主意暫且先不能說,不過若能成功,必定能引起蠻族動亂。”
看著爨習自信滿滿的表情,劉賢禁不住有些將信將疑。一直以來,爨習給劉賢的感覺都是性格深沉,辦事妥帖,但卻并無臨機應變之才。如今他突然之間,自稱能有妙計,這卻讓劉賢有些沒有把握。
不過轉念一想,讓爨習試試也沒有什么損失,當下也就點頭同意讓爨習放手施為,并表示自己將隨叫隨到,全力配合。
爨習聞言大喜,當即拱手離去安排去了。
劉賢待爨習走后,又去找到黃權,令其安排一千仆從軍向西進駐連然縣城。隨后又當著李恢、張裔、費詩、王累等人的面,對著滇池勾畫圖紙,將適合圍堰造田的地方全都勾勒了出來,對眾人道:“如今吳蘭、雷銅正加緊造船,因并不要求船只性能卓越,故而兩三個月內,船只便能造好。到時我便會率軍離開南中。我走之后,你等都將留守南中,須得盡心盡力,繼續圍堰造田,招攬流民,深植根基。我希望在你們的治理下,南中地區能夠實現自給自足,最終真正與朝廷并為一體,日后再無蠻漢之分。若能如此,諸位功績自當彪炳千秋。”
李恢、張裔、費詩、王累等人聞言,盡皆心下激動,拱手應道:“我等愿為主公赴湯蹈火,共創大業。”
劉賢聞言點頭。
如此過了數日,劉賢盡心指點,將滇池附近何處可以造田,何處可以建城,何處可以屯兵等一一與眾人交代明白,看著李恢等人分別開始專心做事,劉賢心下這才長松了口氣。
這日,卻見爨習突然前來找到劉賢,道:“我已定下妙計,今日便可施行。主公可帶少量親衛隨我走。”
劉賢聞言,不疑有他,當即隨爨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