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劉賢迅速判斷了一下局勢,東線有馬超、魏延兩大猛將,又有呂介、胡濟兩營精銳水軍,總兵力達到二萬六千人,占據上游,據城寨而守。而孫權自從前次戰敗,其兵力就算有些補充,也最多能有三萬余人,短期內應該可保無恙。等到龐統領兵到后,或許還能展開反擊。這一路可暫且放心。
東南一線的李嚴等人僅有六七千人,面對的又是朱治、賀齊、呂岱三大名將統領的萬余大軍,只恐將會支撐不住,必須給予支援。當下劉賢看了看荊南各地,卻都兵微將寡,當下只得命各郡征調郡兵,嚴密防守城池。隨后叫長沙太守樊友、桂陽太守王累、零陵太守劉度、武陵太守潘濬各抽調一千兵馬增援攸縣。
兩路安排完畢,劉賢當即領兵火速西進,準備抵敵魯肅。
及至劉賢沿江西進,趕到夷陵時,西邊的戰報開始陸續傳來回來。劉賢看了,不由既驚且喜。
原來魯肅領兵退到江州時,計點各路兵馬,尚有三萬余人。魯肅既想多帶兵出川襲擊荊州,又想多留兵守衛巴郡,一時有些躊躇。
步鶩見狀,當即道:“江東乃我軍之根本,原本三年前周瑜大都督亡故之時,我們就該領兵退出益州了。然而當時劉備據住巴東水陸要道,截斷了我軍歸路。之后我們西進奪取蜀郡,形勢大好,故而大軍才遲遲未有返鄉。如今既然主公招都督東返,足見江東形勢如今不妙,都督該當多領兵馬回去才是。”
魯肅道:“但我若帶走了大量兵馬,倘若劉備大軍到來,你如何抵擋的住?”
步鶩笑道:“無妨!我這兩三年來在巴郡廣施仁政,百姓悅服,錢糧足備。都督大軍出川之后,我便征召些郡兵來補充兵力之不足。若劉備大舉來攻,我再發動百姓守城,料想也足可支撐得住。只要都督旗開得勝,一舉拿下江陵,盡快助主公奪下荊州,到時候再領兵回援巴郡也就是了。”
魯肅聞言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要辛苦你了。我軍此次東出,能夠一路掃蕩劉賢自然是好。若是敵勢猖獗,一時難以取勝,便當先取一個據點,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劉賢大軍前來,從而為主公的主力大軍創造出破敵的機會。子山以為,我軍該據住何處?”
步鶩道:“若有機會,自然是奪取江陵。若江陵難取,那么至少也要拿下夷陵、夷道、公安、巴丘四處之中的一處,方才能夠占據地利,長久堅守。”
魯肅道:“那么子山以為,四處之中,哪處最好?”
步鶩沉吟片刻道:“我軍若是輕取巫縣、秭歸等地,那自然是步步推進,一路掃蕩劉賢之兵。但若出川之后,無法一舉拿下巫縣、秭歸,便該立即楊帆東進,去襲擊江陵。倘若江陵也拿不下來,我軍自然不可能再逆流而上去取夷陵和夷道,最好的選擇是立即南渡拿下公安、巴丘二地固守,等待主公主力來援。”
魯肅聞言點了點頭,道:“此言正合我意!”
于是魯肅留潘璋領兵三千鎮守江陽,凌統領兵三千鎮守墊江,徐盛領兵三千鎮守臨江,再留了一千人給步鶩作為老兵骨干,以便步鶩征召了郡兵之后,能夠以老帶新,盡快形成戰斗力。隨后,魯肅率領呂蒙、甘寧、周泰、丁奉四將,以闞澤為參軍,領兵兩萬余人乘船順江東下,一路封鎖道路,很快便殺出了三峽。
江關都尉陳應將麾下三千兵馬分散在沿江幾個據點之上,巫峽之上正有一個小寨,駐兵五百人,既是警戒川中兵馬,也是為了查緝奸細,征收商稅。
當時見巫峽之上順水飄下數百艘船只,五百駐兵盡皆驚呆了,急忙點燃烽火之后,又派出輕舟向下游報訊,隨后剩余兵馬便躲回了水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