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邵道:“可立即抓捕敵軍使者,收繳書信,并嚴令軍中將士不可再發思鄉之論,以免軍心動蕩至不可收拾。”
諸葛瑾道:“將士思鄉,乃是人之常情。防民之口尚且甚于防川,何況是防荷甲持矛的將士?”
孫權道:“那依子瑜之見,該當如何?”
諸葛瑾道:“將士們追隨主公多年,心中還是忠于主公的。只是因為掛念家眷,因此才情緒不穩,主公可親自去到軍中,鼓舞將士們的斗志。只要承諾三日后擊敗龐統之后,主公便率領全軍東進奪回建鄴,救回將士家眷。則將士們必定會將對家眷親人的思念轉化為奮勇殺敵的無窮戰意。如此一來,反能化不利為有利,平添我軍取勝之希望。”
孫權聞言大喜,當下傳令安排鑾駕,來到軍營,首先驅逐了龐統派來的使者,隨后召集全軍將士,對眾軍道:“將士們,我知你等都掛念家中父母妻子,我也掛念。建鄴被奪,我妻妾子女也落到了敵軍手中。所以大家的心情我感同身受。我也無時無刻不想著殺回建鄴,救回家人。但我們現在不能啊!龐統的大軍就在江北潯陽之地,我們若是走了,柴桑、湖口必被敵軍奪去。到那時,來至柴桑、湖口的將士又該如來至吳郡、會稽、丹陽的將士們一樣掛念親人了。”
軍中自有捧哏的士卒大著嗓門問道:“那該怎么辦呢?”
孫權道:“是啊,那該怎么辦呢?我江東軍民百姓原本安居樂業,鰥寡孤獨老幼皆有所養,是劉賢和龐統為了自己的野心,妄自興兵前來攻我江東,意圖奪我基業,盡收江東錢糧人口,以作北伐之資,他這是想要讓我江東陷入無休無止的戰火中去啊!將士們,荊州賊侵我州郡,擄我妻子,奪我錢糧,占我田宅,日后還要驅趕我們的父老鄉親去與兇悍善戰的曹軍作戰,去填溝壑。我們能束手就擒,就此順服嗎?”
軍中將士在有心人的帶動下,紛紛振臂高喊:“不能,不能,不能!”
孫權道:“是的,不能!我們現在最應該做的,不是為家人擔憂仿徨,進而一蹶不振,那樣只會讓親人繼續落在敵軍手中受苦。我們應該拼死力戰,擊敗覬覦我江東的敵軍,用他們的鮮血洗刷仇恨,用他們的頭顱震懾其他賊人。將士們,擊敗龐統,打回吳會,才能救回親人啊!”
眾士卒在死忠分子的鼓動下,紛紛吶喊著“擊敗龐統,打回吳會,救回親人”的口號,一時全軍士氣大振。人人摩拳擦掌,欲要死戰。
此時,駐兵潯陽的龐統收到探子傳來的江東軍中高聲吶喊,聲震數里之遠的消息,不由皺了皺眉,隨后又將戰書上所寫的三日后決戰的批文看了一遍,當下走到戰船的甲板之上仔細抬頭看了看天色,隨后又看了一下江水漲落的情況,推算了一下,不由笑道:“孫權身邊確有能人啊!不過想要效仿周瑜,借東風之力擊破我軍,這卻是打錯了主意。”
當下龐統叫來眾將,如此如此地吩咐了一遍,隨后又寫了表文,命人火速告知劉賢。
劉賢接到書信,也立即調兵遣將,準備到時候試探著襲擊一下曹軍,若能趁勢擊敗曹軍自然是好,即便不能,也要嚇他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