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寵聞言,嘆了口氣,道:“我們堅守渡口,正為防止漢軍上岸。若是放棄渡口,漢軍大舉登岸,對方人馬眾多,只恐我們就算一時守住了土城,也無法阻止漢軍攻擊至洛陽城下。”
夏侯尚聞言,道:“然而冬季北風甚勁,漢軍若是趁夜襲擊河岸,沿岸放火,風助火勢之下,我們根本無法抵擋的住漢軍登岸。此天地之威,如何可擋?只有暫且避之,容漢軍登岸。我們堅壁清野,堅守一月,等到天寒落雪,河水結冰,漢軍船只被困河上,登岸的漢軍得不到糧草補給,到時候便只能退走了。若是此時與漢軍硬碰硬地交手,徒然折損兵力,反不利于日后堅守。”
滿寵道:“我也知道是這個道理,只是漢軍登岸,其輕騎必能前出至洛陽城下,驚擾陛下及朝中百官,思之令人不安。”
就聽曹彰冷哼了一聲,道:“陛下文武兼資,頗通戰陣,豈會被漢軍驚擾到?況且洛陽周邊百姓都已經遷進城中,城內能有兩三萬青壯把守,短時間內必定穩如泰山。我們這邊只要堅守在孟津之后的土城,便能有效牽制漢軍。更何況今夜我軍也未必就不能反擊。漢軍火攻大勝,必定志得意滿,我們若是暗伏一直騎兵在外,趁著漢軍松懈之機一舉殺出,必定得勝,如此也可打擊漢軍氣焰。”
夏侯尚聞言,深覺有理,當下點頭道:“既如此,便請子文率領三千騎兵前去襲擊漢軍,我自當率軍在后接應。”
當下曹軍安排定,各去準備。
至夜三更,北風甚勁,劉賢督率大軍從河陽水寨出發,乘風破浪往南而行,徐盛、丁奉率領前鋒火船直往孟津,在孟津渡口二百步處點燃船只,隨后士兵棄船,任由火船在大風的吹動下往南岸的孟津沖去。
在水流和風力的作用下,火船去勢極猛,很快便沖進了孟津渡口之中,風助火勢,很快引燃了渡口之內的營寨碼頭,一派火光沖天而起,映照的天地通明。
然而火勢起時,渡口之中卻并未發現多少驚慌撤退的曹軍,劉賢見狀面色一變,對身邊的黃權道:“莫非曹軍已經料到我們將會火攻孟津,因此早早撤退了?”
黃權道:“不無可能!曹軍雖然不善水戰,但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他們必定知道水戰之中,要謹防我們順風放火。如今眼見冬季降臨,我軍卻還在添兵聚將,準備大戰,他們猜測出我們準備火攻孟津也不奇怪。”
劉賢點了點頭,道:“如此一來,我軍想要火攻孟津,大敗曹軍的打算可就落空了。早知如此,我就佯裝放火,實則卻直接出兵拿下孟津了。如今雖能登上南岸,卻還得重新修建馬頭,建立營壘,徒然耗費心力。”
黃權沉吟片刻,道:“曹軍既然早猜到我們會襲擊孟津,會不會設下埋伏,伏擊我登岸之軍?”
劉賢愣了一下,隨即點頭道:“不錯,是有這個可能。”當下劉賢急忙派人向上游的魏延,下游的郝昭以及把守河陽水寨的呂昭、呂建示警,叫各軍加強戒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