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日。每當看到這些,我這心里又痛又急。如今遼東胡夷反叛,如不早做準備此地必成禍亂之源!可惜現在朝廷上下,有誰能知道我們這武人之心呢!?”
“平遠所言甚是。我輩武人并不是只會沖鋒陷陣,愛國之心也并非文人獨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楊林與徐晉同為將門子弟,同樣的出身和觀點讓倆人聊起來相得益彰。在他的部下中,也只有徐晉能真正的理解他。每每提及當今國事和遼東局勢,倆人都是熱血涌動,極盡憂國憂民的抱負。
“好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此話真是讓人精神振作。只是不知此話出自何處?”徐晉豎起大拇指贊道。
“只是一時興起,有感而發。”楊林聞言臉上一紅。這話出自明末思想家顧炎武的《日知錄·正始》。
原文是“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而流傳于后世的八字成文的語型,是出自于清末梁啟超的歸納總結。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徐晉反復品味著這句話,越發覺得是振聾發聵、意義深刻之言。
便道:“大人真是高才,僅僅八個字就表明了憂國憂民之心。明日我便讓人將此話拓印裱糊,然后懸于住處,以此激勵自己為國效力!”
“呃,平遠大可不必如此。這話不過是我即興而發,如何如你說的那般高深。切不可裱糊起來高調示人,這樣便有悖你方才說的小心謹慎。”
楊林拍了拍徐晉的肩膀,嘆了口氣道:“你我皆是同路中人,有些話不說也都明白。我們在此日夜練兵,與其他營伍皆有不同。我本打算再置辦采購一些軍資武器,可惜銀兩不足。即使你借予營中的這一千銀兩,也不一定能頂多長時間。我現在是盼著朝鮮那邊能有好消息傳來。”
“其實您手中還有兩個月的官兵軍餉,完全可以用來救急,為何不用呢?”徐晉有些納悶的問道。他是知道楊林派人去朝鮮尋礦的,但他并未詳問。
楊林聞言一擺手,斬釘截鐵的道:“不可!這些餉銀是保障官兵士氣和戰力的關鍵,就是天塌地陷也不能動!若是有一個月欠餉,那么就會有兩個月、三個月欠餉。到時越欠越多,官兵的軍心就會散。”
“軍心散了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打不了勝仗!所以平遠你一定要記住,我軍與建虜相比什么都不差,就差餉銀!萬不可拖欠官兵軍餉!”
“大人教訓的是,標下記住了!”徐晉忙躬身表示歉意。又道:“大人您真是愛兵如子。別的營中主官都是想方設法拖欠官兵餉銀,然后用這些銀子打點上面求得美差。您倒好,不僅不差官兵餉銀,反而還要自己墊付銀子。這在軍中恐怕要被人視為異類,容易遭人排擠和構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