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咬咬牙:“蔡老板,如果不行的話,我找別人合作,這個價格絕對有人收!”
“行行,小伙子,不,楊總,我們合作愉快。”
蔡健生伸出手,笑瞇瞇的道,為了多一塊的利潤,再也不提什么老朋友的事。
“給我騰間倉庫用于卸貨,另外,我希望貨到立刻付款,不能拖延,不行的話我找別人合作。”
楊明又提出了一個要求。
“只要貨的品質好,可以。”
蔡健生想了想,點了點頭。
合作就此達成!
……
同樣是在當晚。
批發市場,一間沒有攝像頭的空曠倉庫,將倉庫卷簾門關閉反鎖后。
楊明也用了一晚上的時間,將神奇空間“甘蔗倉庫”里的一萬捆甘蔗,全部轉移搬運了出來,也落了個頭痛欲裂的結果,但程度比上次輕了一些。
“好貨啊,好像剛從地里拔出來的一樣,汁多味甜,冰冰涼涼的,居然走的是冷鏈運輸,小楊啊,你太實在了,這么干不會虧本么?”
第二天上午,親自過來驗貨的蔡健生,被這批甘蔗的品質驚訝到了,贊不絕口,再想到這些甘蔗的價格,他很懷疑,這個叫楊明的小伙子,只怕無利可圖,就賺了一個寂寞。
“虧就虧吧,蔡老板,既然甘蔗沒問題,能馬上把貨款打給我么,我得把員工的工資、蔗農的尾款,全給他們打過去。”
楊明道。
“小靜,馬上給楊總打款。”
蔡健生對身旁的女秘書道,表現的十分爽快。
叮咚~
楊明的手機收到了一條短信,55萬的貨款,已經打到了他的工商卡上。
……
接下來的兩個月。
即從十月底,一直到十二月底,楊明的身影,馬不停蹄的出現在了全國多地。
桂西省的甘蔗原產地,他把陳鋪鎮一千多畝的甘蔗,全部包了,連同周邊幾十個村鎮的甘蔗,也基本都收購了下來。
價格都是三塊一根。
付款十分利索。
合計收購了3000多萬根。
跑了多座人口五百萬以上大城市的批發市場,找了七八位類似蔡健生這樣的大經銷商,跟他們達成了合作,將甘蔗賣給了他們。
價格方面,對于長江以南的城市,楊明賣5塊到5塊5一根,畢竟南方很多地方都產甘蔗,賣不出太高的價。
長江以北的城市,甘蔗比較少,物以稀為貴,楊明可以賣6塊到6塊5一根,利潤空間要大一些。
除此之外。
對于合作伙伴,楊明要求必須全款,只收現金,不再接受銀行轉賬——銀行卡有每日轉賬額度限制,影響支付蔗農們甘蔗款的效率。
而經過兩個月的瘋狂忙碌。
楊明暴瘦了二十多斤,幾乎成了皮包骨。
但收獲也是非常巨大的。
“現金倉庫”內,那6320萬的現金,堆積成一座小山,已經接近了一個小目標。
“甘蔗倉庫”內,還剩三百多萬根的甘蔗,沒有賣完,只要全部賣掉,又至少是一千多萬的收入。
此外支付寶、微信錢包、銀行卡里,加起來還有100多萬的零花錢。
總而言之。
這兩個多月的瘋狂努力之下。
楊明賺到了屬于他人生的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