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定時間都是120分鐘。
但每門考試,楊明都是提前交卷,在半個小時左右解決戰斗,每次都利索到引人注目。
一百多考生中,沒人把他當成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都不認為他有真正的實力,能夠成功入圍。
但他每次提前交卷的行為,還是干擾了不少人的心態,制造了不小的緊張。
也在監考人員的心里,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
很快。
5月27日,考試結果公布。
筆試排名如下:
第一名,楊明,386.5分。
第二名,張立峰,375分。
第三名,李靜蕓,371分。
……
第十名,蘇晚晴,348分。
由于第一輪的筆試,只錄取排名前十的考生,第十一名及以后,則全部落選,第一輪淘汰便超過90%。
至少上百個努力拼搏的日夜,夢碎在第一輪筆試,不知會在心頭,籠罩多大的陰影,受到多大的打擊。
楊明搖了搖頭。
“平均二三十個人,去競爭一個名額,如果這都不叫內卷,那什么才叫內卷呢?”
雖然自己是靠老庫的幫助,才輕松過了筆試,這對其他人不太公平,但他區區一個人,又能導致多大的不公平呢?
唯有機會多了,發財的機遇、高薪的崗位遍地都是,普通人稍微努力一下,也能過上很好的日子,也有把握考上只有精英學霸才能考上的公務員,相信這樣的社會,才算真正的公平。
……
5月28日,上午。
第二輪面試的日子。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這次面試的方式變了,從傳統的單獨面試,改為了集體面試。
即十名考生,一起接受面試,可互相看到各自的表現,從而確保公平。
面試室內。
主考官蔣海舟,一位面容嚴肅的中年男子,也是工商局的重要領導,提出了他的題目,道:
“各位考生,六江市,作為一座通江達海、交通便利,同時也是重要的鐵路樞紐城市,為什么發展了這么多年,我們就是沒有發展起來,一直是比較墊底的存在,今天的面試題,就是如何讓六江市富起來!你們可以暢所欲言,提出你們各自的觀點,誰回答的比較好,他就過了這次面試。”
嘩~
考生們都有些驚訝。
這個出題過于出乎意料了。
因為面試題目一般都是緊貼時政,基本可預料到的,如‘鄉村振興’、‘教育減負’、‘生態文明’之類的,蔣海舟的這個‘如何讓六江變富’,完全在他們的準備范圍之外,乃至一下亂了陣腳。
即便如此。
還是有考生,大著膽子,說出了他們的想法。
“我認為,六江應該重點發展旅游業,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旅游資源,將我們打造成一座旅游型的城市……”
“不不不,瓊崖省到處是優質旅游資源,為什么人均收入并不是很高,搞旅游,賺不到多少錢,唯一能獲得超額利潤的,是增加投入,大力發展高科技,打造一座擁有大量高科技產業的城市……”
“發展高科技,需要大量人才,需要龐大的資金,并且存在巨大的失敗風險,作為一座三四線小城市,不管哪方面,我們都沒有大的吸引力,應該先找準自身的定位,再發展最合適的產業。”
“現在賺錢的其實是金融投資,搞實體是吃力不討好,不如把有限的資金,用于到投資活動中,比如投資芯片和機器人、投資新能源、投資養老產業等,搞長線投資的話,年均收益率可達10%,這超過了許多實體產業。”
“……”
眾考生七嘴八舌,討論了兩個多小時,紛紛提出他們的想法與觀點,甚至爭論激烈。
唯獨楊明,抱著手站在一旁,始終沒發表什么看法。
“筆試第一名的楊明,你有什么觀點,不如說出來給大家聽聽。”
一直坐著傾聽的蔣海舟,忽然點了楊明的名,想聽聽他的意見。
“大家這么討論,六江市是不可能變的富起來的,若真采納了我們這些人的建議,反而可能會被折騰的更窮。”
楊明一開口,便讓不少考生臉色陡然難看起來。
“所謂坐什么位置,就說什么話,我腦中就算有千策萬策,上面不采用,也不過是空談而已,除非等我坐到了那個位置,有推廣施行的條件,再施行不遲,現在在這里說的,全都是空話、廢話,浪費時間而已。”
“另外,我考這個公務員,是想干一些有意義的實事的,不是過來坐而論道的,如果諸位天天都是這個樣子的話,這公務員,不當也罷。”
說完,楊明轉身就朝外面走去。
這讓一眾考生面面相覷,主考官蔣海舟,臉色也變的很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