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江市,工商局。
局長辦公室內。
楊明提交了自己的辦廠申請。
“投資十億,要建一座年產量1億塊的電池工廠,需要一塊大約五畝的地皮建設廠房,或者租用老廠房也行,電池投產之后,能解決1000個的高薪就業崗位,承諾平均年薪18萬以上,支付五險一金,嚴格遵守勞動法。”
看完內容只有兩頁的投資規劃書。
蔣海舟抬起頭,面帶狐疑的看向楊明:“小楊,你這個廠是真的么,有那個技術和能力,生產出新型電池?”
“當然!”
楊明一臉自信的道:“如果能租到一個現有的廠房,最多兩個月內,就能生產出電池產品,并推向市場銷售。”
“行,這個項目,我批準了!”
見他如此有信心,蔣海舟當即拍板道:“廢棄廠房有的是,找工人重新裝修一下,最快半個月就能拿到廠房,不過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我還是得提前跟你申明一下,主要是三點。”
“第一,必須是低污染低能耗的新型產業,如果帶來了污染問題,消耗了太高的電力,將不再優惠范圍之列,甚至不允許建廠。”
“第二,必須在工廠投產,讓我們看到了產品,給我市帶來了就業,才會給予相當于投資額50%的補貼,即5個億,另外免廠房租金三年,稅收優惠兩年,水電費享受低價優惠。”
“第三,在工廠投產之前,一切的投資成本,都要你自己承擔,或者找銀行,用你自己的資產貸款,我們只提供協助辦廠的便利,等看到成果后,才會給你補貼跟各種誘惑,所以,千萬不要有騙補、白嫖優惠的心思,如果你耍花招,觸犯了法律,肯定會受到嚴厲的制裁。”
說到這里。
蔣海舟表情變的十分嚴肅,眼里滿是警告之意。
“放心,我的目的不是為了補貼,就算這個工廠投產了,也不需要任何扶持,只要能協助我盡快的把廠開辦起來就行。”
楊明說道。
畢竟,他手上掌握著最核心的技術,完全不需要政策的扶持。
“該享有的政策,一定會給你的,不用擔心我們的信用。”
蔣海舟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來,畢竟是他需要楊明的投資,但優惠補貼方面,卻設置了那么多的條條框框,讓人感覺這個錢不太好拿,三項前提條件,他已經弄跑了十幾個投資者,楊明卻對所謂的補貼毫不在乎,甚至不要。
這顯的他有些不夠大氣了。
……
接下來的十來天。
到11月底。
楊明一直待在藍星六江市這邊。
在城南的一個破舊工業園區,他租廠房,招募施工隊,招聘了一名工廠負責人趙大偉,甚至把甜蜜陽光水果的負責人梁紅萍,也叫了過來,讓她擔任工廠經理,也負責一部分的工廠運營工作。
另外,跟魔都市那邊的安邦遠進行聯系,讓他的外貿公司,租下一艘萬噸級的大型貨輪,能通過長江,直通六江市那種,楊明有一批的工廠用的設備(由老庫制造),會通過這艘貨輪,運送到六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