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我給你道歉,鄭重的道歉,工商局的崗位不能辭,我希望你繼續當我的顧問,提供寶貴建議。”
一把拉住楊明的手,道:“補貼,我是一定會給你爭取的,要不到四五個億,一兩個億,還是有可能的,我絕對不會讓老實人吃虧……當然,這也得觀察你這個廠的經營狀況,產品有沒有市場競爭力,能不能長期的經營下去。”
“所以,只要工廠能穩定下來,有不錯的銷量訂單,補貼一定會進行兌現,發放到公司賬戶上……”
說著說著。
蔣海舟的聲音,小了下去。
因為不管怎么聽,他話里都有點空頭支票的意思,提出一個接一個要求,似乎很難實現兌現。
最好是電池工廠穩定經營幾年以上,每年都有不錯的效益,帶來長期穩定的就業。
但這么好的工廠,本身就不需要什么補貼,沒必要跑到這個四線小城來建廠,會有無數的城市伸出橄欖枝,提出更好條件。
活的好的工廠不需要補貼,不好的需要卻拿不到。
最終,演變成了一個悖論。
“行了,不用再說了。”
楊明搖搖頭,他有點累了,道:“補貼我就不要了,這是我最后一次幫你,蔣局長,我不欠你人情,你以后有事也別來找我,就這樣吧。”
楊明不是傻子,他早就知道,這個蔣局為何對他如此重視和熱情,就是看中他手上的資源罷了。
但他并不是弱智,人情也是相互的,蔣海舟想拿他當冤大頭,當政績ATM,丁點回報都沒有,那就是想的太美了。
所以楊明想看到他的誠意,僅此而已,只是這也是個悖論,因為蔣海舟拿不出誠意。
“小楊,我有辦法,我可以給你稅收優惠,馬上就可以兌現!”
蔣海舟腦筋瘋狂的轉動,想到了一個辦法,當即拉拽住楊明,道:“在我的權限內,像你這樣的小微企業,是有機會享受稅收減免,我幫你運作一下,讓你的廠,只交5%的企業所得稅就行,且其他雜稅全免。”
“小楊,一般正常的企業所得稅是15%,就算減半優惠,也得7.5%,我直接給你5%,這體現出我的誠意了吧?”
其實三百人以下的企業,才算小微企業,千人規模的廠屬于中等工廠,但為了挽留楊明,哪怕不太合規,他蔣海舟也豁出去了。
“5%?這個稅率優惠享受多長時間?”
楊明眼睛一亮,當即問道。
“永久!只要廠子不倒,這個優惠不變。”
蔣海舟道,其實只要小微企業的利潤率在5%以下,都可以享受這個稅率優惠,但他看楊明的這個電池工廠,就這個生產效率,別說5%利潤率,就是3%、1%,都不太可能,甚至是年年虧損,交不上一分錢稅。
其實只要工廠不倒,一千個就業指標在那,他就是穩賺政績。
“當真?”楊明問。
“當真!”蔣海舟點頭。
“可以。”
楊明點點頭:“這個誠意不錯,我接受了,蔣局,以后多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