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還是靦著臉開口道:“小楊,這事主要還是我的錯,這兩天,更是被上面罵的狗血淋頭,還有想調查我有沒有搞權錢交易,要把送進去的,我是走到了懸崖邊上,很可能萬劫不復。”
“主要問題,還是在于那個企業稅率的問題上,對于經營狀況良好的、300人以上的企業,國家規定的稅率,是最低15%,半導體企業可以減半,技術水平高的芯片公司,可以享受十年免稅待遇。”
“但這些優惠政策,無論如何,都是不太可能落到你的電池工廠上的,況且電池產業是我國的優勢產業,不需要太多的扶持政策,所以5%的優惠稅率,你的工廠,無論如何都是沒條件享受到的。”
“可我當時鬼迷心竅,以為你的那個電池組裝廠,沒什么前途,效率與技術低下,別說交稅,能在短期內不破產,都非常不錯了,但沒想到……”
電話這頭,一臉沮喪的蔣海舟,苦笑道:“這是我二十多年參加的工作中,由于自作聰明,犯下的最大失誤,不光上面對我嚴厲批評,要求追回損失,我自己也無地自容,不知該怎么跟你開口,小楊,我不是那種言而無信之人,只是,只是……”
他沒有說下去了。
但該表達的意思,是清晰的表達出來了。
“蔣局你的意思是,5%的優惠稅率要收回,恢復到15%?”楊明道。
“對,上面是這個意思,我提出反對,但……”
每年上百億的稅收收入啊,等于目前財政收入的六分之一,善財難舍,這么一大筆錢,能辦成多少事啊。
若是以后高能電池的產能提高了,稅收收入也會跟著提高,上升空間巨大。
只是合同已經簽了。
蔣海舟不僅搭上了個人的信用,也蓋上公章,搭上了政府的信用。
所以如果這個事情解決不了,蔣海舟的下場,只能是坐冷板凳,甚至可能有牢獄之災。
故而他是極度的自責,無比的后悔,如果時光能倒流,他會果斷答應給5億的補貼,也不會換成5%的優惠稅率。
當然他也怪自己沒有耐心,沒有親自測試高能電池的具體的性能,習慣性的將其當成了鋰電池,導致了此刻的翻車。
“如果不懂技術,不了解某款產品的商業價值,就算坐到再高的位置,也是絕對不合格的。”
私下里,蔣海舟也暗暗總結道。
不過,現在球已經踢到了楊明的腳下,他接下來給出的答復,將決定蔣海舟的前途與命運。
“蔣局,不論個人還是國家,最重要的,都是信譽,不能隨隨便便反悔啊。”
楊明一開口,就幾乎把他打入深淵。
“那、那該怎么辦?”
蔣海舟喉嚨口仿佛卡了只老鼠,目光呆滯的問:“小楊,你就不能拉我一把么?”
“蔣局,我這人其實并不在乎錢,也從不斤斤計較,只是喜歡看到誠意和信譽,這樣吧,我可以給你們三個承諾。
第一,達卡高能電池工廠,不會搬遷到其他地方,會一直留在六江,不管其他城市,開出多么優厚的條件。
第二,等我賺到的錢,超過500億后,超出的部分,我會全部用于投資家鄉,不會當守財奴。
第三,我手上的項目,遠不止高能電池一個,如果你們能讓我看到誠意,那么,我也會讓你們看到誠意。”
楊明頓了頓,道:“怎么樣,蔣局,我的意思,應該能夠領會么?你再去跟你的上面,好好的商量下吧,另外,你還可以幫我帶句話,說我跟蔣局你合作的比較愉快,如果可以的話,還是不用換人比較好。”
“好,我明白了!”
蔣海舟的眼睛亮了,他從楊明的信息量巨大的話里,不僅抓到了那根救命稻草,也找到了大量有利于自己的籌碼。
加上最后楊明讓帶的那句話。
這場的巨大危機,他或許可以平安著陸、險險過關了。
同時,他也意識到,楊明這小子,不是隨意忽悠的愣小伙,而是精明的聰明人,更是他未來必須死死抱住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