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蘇晚晴達成對接合作的意向后。
接下來楊明的動作非常快。
租用廠房。
招募工人進行裝修。
采購相關的芯片制造與組裝流水線設備。
以年薪千萬的薪資,招聘了一位名叫羅裕康的在芯片行業有二十多年工作經驗的教授,作為“極光芯片廠”的負責人,負責技術上的工作,以及流水線的生產。
工人的話,大概要招聘1500人,主要的招聘范圍,也在老工業園區的周圍,以工科大專以上文憑的年輕人為主,最大不得超過50歲。
至于待遇,平均月薪最少三萬以上,根據工廠的業績情況,年底會發2到6個月不等的年終獎,只要工廠業績越好,拿到手的報酬就越多,反之越少。
另外五險一金之類的全部都有,加班的情況極少。
到這家芯片工廠上班,可謂香的不得了,導致附近不少的年輕人,紛紛辭掉手頭工作,或從其他城市回到家鄉,都摩拳擦掌的,為面試應聘的日子進行準備,積極性比考公務員還高。
不過。
雖然楊明對芯片工廠這個項目,非常上心,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和精力,但開辦一座工廠,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
即便工人們再怎么熱火朝天,也得8月底,才能開工量產,最快到9月份,才能看到“芯片”問世,正式推向市場。
所以中間的這幾個月,楊明不僅非常的忙,還得應對各種各樣的叨擾。
比如蔣海舟,他意識到跟楊明的關系搞僵之后,一直在想辦法彌合雙方之間的關系,天天道歉認錯,連喝酒的習慣都戒了,目的,就是想取得他的諒解,雙方關系回到當初。
“小楊,我錯了,真的知道錯了,給我一個機會,請再給我一次機會!”
“我也不會強求你,去搞一些你不喜歡的投資了,你的錢你自己做主,我絕對閉嘴!”
“稅收優惠始終保持不變,我們是說話算話,絕對不會出爾反爾,始終堅守誠信!”
“小楊,小楊,信我一次,最后再相信我一次!”
雖然這蔣海舟多次的道歉和懇求,楊明都不為所動,不再搭理這個家伙,是敬而遠之,堅決不跟他產生交流和接觸。
芯片工廠方面的事情,也只跟蘇晚晴進行對接,其他人都是理都不理,見都不見。
不過這次芯片工廠上百億的投資項目,雖然資金規模很大,但50%的扶持獎金,還是得芯片生產出來后,再決定掏不掏出,畢竟,一次性拿出五十億,不僅需要眼光和魄力,也需要決心跟勇氣。
如果不小心搞砸了,更難以承擔那個責任。
所以這次能爭取到的扶持,還是廠房的租金優惠,水電氣價格優惠,別的扶持沒有。
別的扶持和優惠沒有。
除非等那個所謂的1納米芯片制造了出來,性能十分的爆炸,證明確實打破了國外的高端芯片封鎖,而且能夠批量生產很多,會在市場上得到認可,銷量也不會太低,能夠站穩腳跟,形成長期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