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要多交。
技術要授權共享。
還要上市,允許老百姓分一杯羹。
就是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不然幾百家的公司倒了,幾千家的制造工廠跟著倒閉,進而造成至少上百萬人失業人口,乃至引起社會的動蕩。
肥的卻是那位楊老板的個人私囊。
這種行為,別的國家或許可能允許。
但在這邊,必須為大多數人的利益進行考慮。
那么……怎么辦?
輿論風暴早已形成,結論已基本得出,且形勢對楊明非常的不利。
擺在他面前的選擇只剩兩個:
其一,把兩家工廠關掉,大不了不做生意!反正就是兩個廠房,兩條流水線而已,沒什么核心技術,價值就幾十個億,全部關了拆了,損失也沒多少,完全不用在乎。
其二,就是妥協。
放棄部分的利益。
同意專利授權。
以及在股票市場上市等等。
以放棄部分少利益的方式,保住手上的大部分利益。
簡而言之,就是讓步認慫,畢竟,楊明個人再強悍,頭再鐵,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大勢——就算有這個能力,也不能去做,那將是兩敗俱傷,對誰都沒有好處。
這個難題面前,楊明該如何選擇?
思索一番之后。
楊明做出了決定:極光核心、高能電池,從今天開始,不再對外銷售,但是工廠不會停工,不會關廠,而是會一直生產下去,等到輿論環境發生改變,等呼吁購買這款產品的聲音,多了起來,占據上風優勢,他才會放開銷售,而目前的輿論環境下,他不打算再賺大家的錢,工廠也不關閉,不影響工人生計,如果還要找茬,就不是不賣產品的問題了。
表達出的意思是——
“我都已經不賣了,不想賺錢了,你們還想怎么樣?”
除此之外!
楊明又讓人招募一批上萬名的工人,建造第三座的工廠,準備批量生產小型的核聚變反應堆,大概年產量100臺的樣子,最大輸出功率1萬兆瓦,每臺售價100億,不知道這款新型產品,大家是盼望它問世,還是不允許它問世——就因為看不慣他楊明賺錢。
這也是他拋出的第二個問題。
而12月30日,楊明的這些回應,發布到各個輿論平臺上后,立刻轟的一下。
引起了核爆式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