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樣的回答,葉遠也是無語。不過最少知道了,這個空間的來歷是有機會弄明白的。
葉遠也沒有在這里多想直接退出空間,再次回到海底。
這次回到海底,葉遠變身成海底推土機,只要是自己身邊的,無論是什么海貨直接被他收入近空間換成積分。
“恭喜你發現一只梭子蟹獲得0.5點積分!”
“恭喜你發現一條鱸魚獲得2.5點積分!”
“恭喜你發現一條竹策魚獲得2點積分!”
“恭喜你發現一條石斑魚獲得2點積分!”
“恭喜你發現一條馬鮫魚獲得3點積分!”
......
葉遠瘋狂的捕捉中也得到了一個答案。那就是,積分多少,與魚類的價值是沒有關系的。那幾個高積分的魚,都是比一般魚重量要高一些,也就是積分多少是看魚的大小而不是魚的價值。
這樣葉遠還安心了一些,同時也發現只要點“否”,那些魚就會被放到空間的海洋里面,不會被系統換成積分。
在葉遠不停的捕捉,用了半天的時間。積分終于到達了815分。葉遠也停止了捕捉。
再次來到空間內,通過和那個系統的詢問,葉遠大致上已經弄明白了這個空間的來歷。
他所得到的這個石珠,是一個來至荒元星的地方。
荒元星,距離葉遠所在的藍星有多遠,系統給不了明確的答案,這個系統其實只是一個人工智能。
石珠也就是荒元星的一個隨身漁場。那個不知道科技領先藍星多少倍的科技星球,早已經實現空間私有化。
所謂空間私有化,就是通過貨幣形似購買一片空間,然后通過科技的手段,把這片獨立空間安裝在一個飾品中,便于隨身攜帶。
當然這些被銷售的空間,都不會在荒元星本星球內。多數是在發現了新的星球后,由發現者統一拍賣。這些獨立空間,很有點像修仙小說中的介質空間。
這個空間漁場,遠遠沒有葉遠看見的這么簡單。那個礁石,也不是簡單的礁石。之所以變成現在的模樣主要還是因為智能管理系統需要能量。
智能系統是無法在外界自主獲得能量的,只能在漁場內部獲取。
這個智能系統,不知道已經自由管理了多長時間,漁場里面的魚類,植物,以及海洋,都被智能系統轉換成了能量補充自己了。
《控水決》也是上一個系統主人偶然得到,得到后扔進系統后,就再也沒有回到過這個漁場空間。在葉遠想來那個主人一定是遭遇了什么意外。
用系統的話說,只要是物品,都可以轉換成能量。而能量的單位就是系統積分,空間有了足夠能量,也可以源源不斷的給葉遠帶來好處。
能量的換取,是有一些要求的。雖說所有物質都可以轉換成能量,但也會有一些區別的。就好比葉遠剛剛得到漁場空間,那時也拿了幾樣物品進入過,那幾樣東西加到一起還不夠0.01的積分,所以系統也不會給出提示。
就拿礦泉水舉例,一瓶礦泉水的大概積分是0.001分,也就是1000瓶礦泉水才能換取1積分。
很普通的一條海魚,只要滿足一斤的重量,就可以換取1積。
一條普通一斤重的海魚,不到10元錢.1000瓶礦泉水的價格,基本在1000元左右,這還是那種便宜的。
所以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可能找到更多,可以兌換能量的物品。
對比下,哪一種更合適自己兌換。到目前自己能想到的就有很多,比如電,汽油,一些藍星上常見的能源。若是這些能源,可以兌換能量。而性價比,高于魚類那是最好的。
畢竟現在華國漁業已經不是很好。葉遠相信,這個漁場空間,可不會是一點點海魚就能喂飽的。要是一年用去幾噸沒有什么,可幾百噸,幾千噸呢?那樣會不會給自己國家的漁業,帶來嚴重后果?
葉遠在知道了漁場空間能力以后,就不在擔心自己抓不到魚。
靠著雙手半天的時間,就弄到800斤魚獲,而且還是只在離家這么近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