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風格迥異!同樣是設計購物流程,劉啟明參考了某熱門電商平臺的購物體驗,而秦妙沒有參考任何網站,憑自己的理解設計。
劉啟明對秦妙的設計不屑,覺得太普通了,沒有給購物者帶來緊迫感。而他的設計,相比秦妙的,增加了購物車和倒計時功能,會逼迫購物者趕緊付款。關鍵是,她沒有參考任何網站,只不過是一個小白,竟自以為是。
秦妙聽了劉啟明的講解,頓感不服氣,被激起了熊熊斗志,“你參考的電商平臺賣的是實體物品,它的核心是搶購。是搶購!跟我們旅游行業不一樣。你去看看其他旅游平臺,哪有像你這樣設計的?”
她差點說,你有沒有長腦子?還購物車呢!你以為在超市買東西啊?購物車的設計,參考的是超市購物的流程。而旅行平臺下單,應該要參考的是到酒店辦理入住,或者是到機場柜臺購買機票的流程。
聽著兩人你一言、我一句地互噴,嚴詩詩第一次感覺到,她招了兩個會噴火的家伙。沒想到,生活中柔柔弱弱的人,一旦認真起來,也可以咄咄逼人。
兩人堅持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
一個有三年產品經理工作經驗,一個剛剛入行,明眼人都知道,該選誰的設計。劉啟明像個得勝的公雞般,氣勢昂揚。
秦妙覺得自己沒錯,至少邏輯上沒有問題。剛入行怎么啦?沒參考其他網站又怎么啦?有經驗就可以為所欲為嗎?也不看看自己的經驗能不能運用在這個場景中……
嚴詩詩比較了兩人的方案,的確是各有千秋,她深思了一會兒,終于下了決心,看向兩人,“好了!別吵了!購物車放在旅游網站,確實不妥,畢竟用戶沒有拿著購物車去買票。”
劉啟明并沒有垂頭喪氣,這點是他考慮不足。但是,增加倒計時是必須的啊!給用戶增加緊迫感,他們才會快速作決定啊。他的爭吵點也不在購物車上,而是在倒計時上。
秦妙也沒有得意。她知道,這點,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對于劉啟明,她對他不了解。不過,經過這次討論,她覺得,運用經驗,其實并不一定是件好事。經驗,容易誤導人。正如,一年前誤導了嚴詩詩一樣。
一年前的嚴詩詩,靠項目管理流程贏得掌聲。可是,當落實到實際的時候,卻遭到了測試經理張斌的“針鋒相對”,當時的開發經理白蘭也沒給她好臉色。這個方案是方便了產品部,卻平白給測試組和開發組增添了不少表單,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審核流程。大家都坐在一起,只要喊一聲,對方就能馬上響應,卻不得不在OA工作流中留下痕跡。完美的流程硬生生地拖慢了項目的進度。
張斌當場撂擔子不干。當時測試組只有他一個關頭司令,不僅要做系統測試,還要部署系統,還要當半個電腦管家。嚴詩詩來了之后,他的工作項多了編寫測試用例、各種測試報告,還要評審測試用例……他發了一通脾氣,當面說不干,愛誰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