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次的活的藥材植株收獲很少。
最后還有幾大捆枝干,是村民在熊家村邊的野桃、山楂、李子樹、板栗樹上砍下來的。
不過山里吃飯都困難,交通不變,自然沒人去培育果樹,結的果子大多又酸又澀,只能偶爾嘗鮮。
但,系統認可它們是可食用植物,枝條都行,顧恪自然要收。
反正仙田很神奇,種植麥子、黃豆、粟黍時,連授粉都不需要他動手,扦插果樹的成功率估計也不會低。
剩下兩成小滿都認不出來的種子植株,基本是村民打獵從深山里帶出來的。
深山打獵這么危險的活動,幾乎是不會帶女性行動的,小女孩更不行。
不過兩小讓送貨的村民簡單講述過這些東西名字、習性、大概用法,統統都被顧恪聽到,系統自動記錄進了農學技能中。
嗯,老神仙要在村民面前保持格調,兩個小村姑就無所謂了。
讓顧恪最遺憾的是,沒有任何與辣椒相似的植物。
沒有這個,他干飯的樂趣起碼小一半。
帶著些許遺憾,顧恪開始砍一號仙田里的竹林。
從今天開始,這一號田里的竹林會一點點砍掉根除。
只有顧恪最初帶回來的那從小竹子被保留,已移去三號仙田。
之后一號仙田將用于培養新來的種子和植物,小批量收獲種子。
主糧充足后,再去二號仙田輪種一批,收獲足夠的數量,儲備到倉庫。
沒辦法,顧恪上輩子就有點倉鼠癥,喜歡批量囤上一段時間用的東西,才會心頭安穩。
現在第二世又是內外隔絕,物資全無的開局,這癥狀不由自主就加重了。
想存儲大量的糧食、種植、植株,還得靠修仙倉庫的無損存儲特性,才兩分地的“小”倉庫肯定不夠用。
所以,砍下來的紫竹們提前預定好了去處——做成標準竹屋來升級修仙倉庫。
砍夠竹子,讓梅蘭竹菊幫忙搬去工坊,這邊的活則交給柏素清和兩小,顧恪獨自去了工坊。
年初一休息?那是什么?
能比得上即將源源不斷入庫的各種糧食、蔬菜、藥材?不存在的。
標準竹屋建造多次,他已是輕車熟路,熟能生巧。
囤積癖在鼓勵著他努力,美食在支持著他奮斗。
修好了這個,之后真可以躺著等收成了。
反正農活有得是人干,不用浪費。
在這種自我激勵下,顧恪從砍竹子到完成竹屋,一共也只用了兩個時辰。
天色才剛開始變暗,距離天黑差不多還有一個時辰。
他馬不停蹄地趕回小茅屋,把在倉庫里忙活的小萍兒趕出來,就立刻選擇了升級。
倉庫的升級沒什么花哨,占地直接從二分變成了四分大小(0.4畝)。
顧恪略微調整了下,讓它朝北面延伸,而不是朝有多棟系統建筑的東南兩邊擠。
地面灰光,空中金光已是眾女熟悉的畫面,但還是紛紛放下手里的活,前來圍觀。
等看到大了一倍的倉庫,她們紛紛恍然:如今需要存放的食物越來越多,當然要弄個更大的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