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前世參加過,或者“自己死”時候的葬禮不同。
這個時代的喪葬文化還是偏向道教的。
雖然都是裝裹入殮這一套,但沒有什么“西方正路”這一說,那是佛教的說法。在道門這邊的白事,在細節上還是有所差別的。
比如現在。
李臻作為道士,有他在,那么別人便無需操心。
他會操持這位苦命人的葬禮。
伍瘸子走了,去買棺材,而這乳名喚作“娥女”的女孩頭上已經纏上了白布。
白布就是李臻的那塊手絹。
道門說清靜無為道法自然,處始觀寓意盡處即始。
這手絹本就是白幡兒上扯下來的,如今也算是從哪來回哪去了。
但也因為娥女是女孩,所以沒法像孝子那樣頭帶孝帽。只能纏繞一根白綢子,手絹剩下的,李臻給她綁在了腰上,同時還拴上了一根草繩。
老鄭婆子沒什么親戚,夫妻倆都是當年從關內來這邊討生活的苦命人。但好歹也在這且末城一些年頭了,親戚無法到來,可周圍的鄰居應該不介意來送這苦命的老婆子一程。
“娥女,貧道帶你去請人。”
“嗯……”
女孩弱弱的應了一聲,見李臻把手伸出來,她便搭了上去。
從這一刻開始,李臻便是她家中長輩。
一路走出了院子,他就看到了那幾個小乞丐,吩咐了一聲:
“看著點,莫要讓什么野狗老鼠之類的驚擾到尸體……”
話還沒說完,看到這幾個小乞丐面露驚恐之色,明白他們還是害怕。
于是搖搖頭:
“那便守好門,等你們爹爹回來,知道嗎?”
幾個小乞丐這才松了口氣,點點頭。
“嗯,走吧。”
李臻拉著娥女就往旁邊一戶人家那走去。
來到了門口,他吩咐了一聲:
“一會見到人了,就給磕頭,知道么?”
“嗯!”
娥女應了一聲,李臻上前了一步,敲響了對方的房門。
正常來講,敲門應該是用骨節敲,節奏是“咚~咚~咚~”,又或者是怕里面的人聽不見,用拳頭砸門。
但節奏是相對固定的。
就是“咚~咚~咚~”。
可李臻卻沒有。
他是用手掌拍的。
“啪啪啪!”
聲音急促,響亮。
這種急促的敲門聲是報喪之用,一般來講是不興拍的,因為這么拍太得罪人,除非是家里死人了,否則絕對不能這么拍。
是大不敬。
大家也都懂……因為當時李臻買完棺材后,孫掌柜也是這么吩咐的。
可以說是大隋約定俗成的一種規矩。
果不其然,當李臻快速的拍響房門后,里面立刻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房門打開,一看到李臻和頭戴白綢子的娥女后,這戶人家立刻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門全打開,人跨過了門檻走了出來。
不是自己家死人,這種事兒不能在家里聽。
得出門聽,把晦氣擋在門外。
而見這漢子走出來后,李臻看了娥女一眼。
小女孩噗通一聲跪在了泥水地當中。
這叫孝子頭。
一是謝鄰居的開門之恩,二是為了父母在生前所犯的過錯贖罪,若有得罪這戶人家的地方,娥女替鄭老太太磕頭,以求原諒。
而都是鄰里鄰居的,開門這漢子也知道了老鄭婆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