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曾聽過這首詩?”
“……未曾。”
“它叫《無向遼東浪死歌》。乃知世郎王薄所寫。今年年初,陛下三征高麗,高句麗國王遣使將去年叛隋投奔高句麗的斛斯政送還,大勝,陛下班師回朝。”
“……”
李臻其實挺想吐槽一句“這叫個屁的大勝”。
明明只是給楊廣一個面子而已。
那高句麗在這次勝利后,按照自己那一世的史書記載,依舊是“不肯奉詔”,也拒絕歸還俘虜的隋人。
這也叫勝利?
但他沒吭聲,只是做出了一副聆聽的模樣。
接著就見火焰圖案一散,化作了一群正在廝殺之人。
狐裘大人的聲音再次響起:
“陛下三征高麗,期間民不聊生,大業七年,豫濟水災,漂沒四十余郡。王薄謀反,大業九年,劉元進據吳郡,自稱天子,向海明也在扶風稱帝。不過皆是些土雞瓦狗罷了,很快便被鎮壓。直到楊玄感謀反,官胄子弟無不應和,陛下察覺不對,這才有了今年的三征高麗。”
“嗯?”
李臻一愣,想了想,問道:
“是……商量好的?”
狐裘大人沒回答,只是半空之中火焰在變。
化作了一個道人形象,接著說出了一段與之似乎毫不相干的話語:
“當年先帝喜食丹藥,追求長生,命天下道門弟子復原古方,尋地脈煉丹。早年間,國師便諫言先帝,尋金人以復古丹方,完成當年始皇帝都未曾完成的壯舉。先帝允之,這些年,天下道門煉丹高手盡出,尋地脈龍火煉丹。而丘存風便是其中之一。“
“……大人。”
李臻忍不住打斷了狐裘大人的話,問道:
“尋金人……是什么?”
“始皇帝晚年所鑄十二金人。”
“……”
不知為何,李臻嘴角一抽。
這時,空氣之中火焰又是一變,變成了一個個體態宏偉的火炎金人。
“當年諸子百家爭鳴,始皇帝一統中原后,命諸子百家入咸陽著書。雖當時秦國征戰多年,各地仇恨無法消泯,可始皇帝如此氣魄胸襟還是引得諸子百家抵達了咸陽……你可知道何為焚書坑儒?”
“知道。”
“世人皆知始皇帝焚書坑儒,焚毀了大批量的書籍著作,其實那是錯的。”
“……?”
李臻一愣。
就聽狐裘大人繼續說道:
“還記得你我見第一面時我說的么?書,乃圣人之言,天地至理,又豈是區區一把火便能燒干凈的?那只是障眼法而已。其實,真正的百家學說,皆是近道至理。已經被融進了那十二金人之中。始皇帝死后,十二金人隨項羽火燒阿房而失,幾經輾轉,如今的陛下在國師的幫助下,找尋到了其中四尊。還記得我們剛才說的煉丹一事么?”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