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臻要開書時,紅纓準時而來。
身邊還跟著商怒。
遠遠的,也不走進,保持了一個非常禮貌的距離后,站著聽李臻在那說。
這次,李臻是打算說長書。
同時,他發現圍坐的人明顯比上一次更多了。
顯然經過這一天的時間,他這個說書先生的“口碑”也在一點點的發酵。
反正這長夜漫漫最是無聊。
除了那些要執勤巡邏的人,大家伙就都圍了過來。
里外里李臻估摸著得有六七十人。
好家伙,這應該是他來到這個世界后,人數最多的一場書了。
想到這,他打起了精神。
“咳咳……”
輕咳了一聲,他拿起了手里的葫蘆,擰開了塞子喝了口水。
這就算是飲場完成了。
接著,一口氣壓在丹田后,還動用了一絲炁,好讓自己的聲音不至于那么散。
畢竟和四周有墻空間有限的書館酒肆不同,這些人坐的還是比較散的。
說書先生嘴里必須得干凈,不能拌蒜(含糊)。而如果坐在書館里說,那么嘴里說的每一個字兒都必須要干干凈凈的送到聽書客人的耳朵里。
不然就是能耐不夠。
但也不能心眼太死。
明明有炁能幫助你聲音傳的更遠,讓大家聽的更舒服,這時候就談不上什么能耐不能耐的問題了。
觀眾,永遠都是對的。
人家給你花錢,你就得讓人家滿意。
這是一個藝人的操守。
當然了,挖坑這種事情不能算……
至于為什么炁能擴大自己的聲音……很簡單啊,在問了一下商年他那虎豹音是怎么發出來的,雖然不能詳細問,可光是想讓聲音洪亮一些,雷虎門可有的是辦法。
而全程,所有人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無一絲的動搖。
充滿了“渴望”。
而在眾人眼中,這個道髻是用木棍隨意而盤,面容清秀,身上道袍雖然有些污漬可卻不知為何,顯得格外干凈的道士光是那喝水的動作,都如同飲了一壺好酒一般。
瀟灑而干凈。
同時,道士的聲音也在這蒼茫大地之中,干干凈凈的響了起來:
“西風吹老洞庭波。”
他目光溫和,口中清朗吟誦:
“一夜湘君白發多。”
環視眾人,雖是道士,可亦溫潤如玉,手指天空彎月:
“醉后不知天在水。”
第三句吟完,他忽然面露灑脫,似乎有千秋往事,最后卻付之一笑:
“這滿船的清夢~”
無有醒木,可卻落地有聲:
“壓星河!”
“……”
“……”
“……”
沒人喊好。
所有人依舊盯著李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