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孫靜禪無語了。
看著她那無語的模樣,李臻的目光又落在了她面前的紙箋上面。
想了想,他問道:
“居士亦是修煉者,可對?”
“……正是。”
“雖然之前我對修煉之事不甚了解,可這行走一路,卻也知曉。在出塵之時,首當其沖的便是要沖生死關。想來居士也不例外,對吧?”
“這是自然。”
孫靜禪點點頭:
“生死之間有大恐怖。堪破生死,方能出塵。”
“什么叫堪破生死呢?”
李臻又反問了一句,接著不等孫靜禪回答,繼續追問道:
“不怕死?無懼死?不貪生?坦然死?還是說再明知道要死的前提下,讓自己的生命爆發出耀眼的光芒?亦或者是平靜的走進那良夜之中?雖然不知道居士是怎么跨過去的,可在貧道看來,所謂的出塵生死關,并不是讓大家堪破生死。
而更像是找尋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才對。而居士所問的人與蜉蝣答案,在貧道這便是如此。人也好,蜉蝣也好,世間生靈皆有生老病死,從出生那一刻開始,便踏入了奔向死亡的旅途。二者結果本就是相同,沒什么分別。”
“……”
孫靜禪一愣……
腦子里回味著李臻這段話……
有道理么?
有。
可問題是這道理……不像是一個活著的人能說出來的吧?
貪生,這是天底下所有修煉者都會面對的一道天塹。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生死關來臨時,要做好全部準備的原因。
不想死。
想活。
想活,便無法堪破生死。
堪不破,便無法出塵。
別管是什么天賦絕倫之人,亦或者是心如鐵石之士。
所有人在面對生死關時,都是一樣的。
你越想活,就會越怕死。
而生死關里所經歷的東西,已經不是能被情緒輕而易舉所左右的了。每個人都會直面自己內心深處最隱秘的角落,來經歷一切你不想、抵抗、厭惡、拒絕的東西。還要抵抗一切你渴求、順從、希望擁有的一切。
這些東西就如同沼澤流沙,一點點試圖把修煉者拉入那座深淵。
所有修煉者,無論是普通人,亦或者是修佛修道者。
所有人,一定會被這生死之間的種種所籠罩,無論你的道心何等堅定不移、佛心如何穩如磐石……沒有用。
用佛家的話來講,這是人的七情六欲。
生來便有,無可抵抗。
只能去悟。
無論經歷什么,努力維持著靈臺一點清明。
努力的堪破一切恐怖與誘惑。
去反抗,去抗爭。
不要屈服。
如此,才能成功。
成功者一朝入出塵,從此別凡間。
而失敗者……則需要有人在外相護,否則很有可能便是永久的迷失在那片“心想事成”的深淵之中,再也無法清醒。
可是這位守初道長之言卻又是個什么道理?
為何自己聽著他的話語之中,卻是滿滿的坦然?
雖說道家講究清靜無為,可這種態度也超過了無為的界限吧?
連生死都能如此坦然面對?
甚至聽不出來半分留戀……但卻也絕無厭世欲死的念頭。
孫靜禪只覺得……這位守初道長……
平靜的有些過分了。
忍不住問道:
“道長是……如何堪破生死關的?”
“呃……”
李臻一愣,想了想,搖頭:
“貧道也不知道。大概……就是睡一覺吧,就莫名其妙的破了。”
睡覺?
“睡了多久?”
“唔……”
算了算時間,李臻豎起了一根手指。
“一月?”
“……”
一個月貧道早就餓死了。
他搖搖頭:
“一碗湯餅的功夫。”
“……”
“……”
雅間之內,一片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