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天,用冷水洗臉……夠狠!
擦干抹凈,胡炎從桌上的紙筒里抽出兩張衛生紙,又從抽屜里找來透明膠。
左右一瞅,來到窗前。
比劃著高度,四角一粘,衛生紙便定在了玻璃上,位置剛好對準自己的嘴巴。
成了。
提神運氣,張嘴便來。
“八百標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邊跑。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
“斷頭臺倒吊短單刀,歹徒登臺偷單刀。斷頭臺塌盜跌倒,對對單刀叮當掉。”
“哥挎瓜筐過寬溝,趕快過溝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滾筐空哥怪狗。”
“無父母,不孤獨,酷暑徒步赴姑蘇。獨住竹屋不出入,五叔督促苦讀書。”
“季節交九進西江,手持長槍上城墻。征戰仍然興生產,自采桑籽自栽桑。”
五段繞口令,清清楚楚的從胡炎嘴里吐出。
可別小看這五段繞口令,它們大有來頭,非常重要。
它們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五力練習》。
分別代表著“噴、彈、啃、吐、磨”,五種吐字歸音法,也是相聲藝人所有活兒的基礎。
舉個例子。
演員表演有五大總則,分別是:手、眼、身、發、步。
甭管喜怒哀樂,所謂的演技,全靠這五方面來表達。
倘若演員演戲動作不協調,沒有表情,沒有眼神,那還演個屁戲啊。
呃,好吧,其實這種“演員”還真不少。
總之,“五力練習”就是這種地位。
胡炎念完一遍,直接湊到衛生紙上,查看有沒有唾沫星子。
這也是相聲藝人練功的技巧。
張嘴說話,不但得口條利索,吐字清晰,同時半點口水都不能噴出來。
以前撂地,哪怕后來的相聲棚子,觀眾跟演員的距離,最近的差不多也就一條手臂。
你要是說話跟滋尿一樣,那人家一段相聲沒聽完,倒先讓你幫忙給洗了一把臉。
這人家能干?
“吆喝,你個臭說相聲的,敢滋老子?兄弟們,給我上。”
所以功夫沒有練到家,打錢治忤就甭想了,挨完揍回家能讓老媽認出來,就算燒高香嘍。
而且相聲表演,要的就是跟觀眾的這股親近勁兒。
人家來捧場,那便是衣食父母,你還能把人家趕遠點兒?
傻了么不是?
改變不了世界,只能改變自己。
藝人自己多下功夫唄。
練到即便嘴對嘴,都不見口水,那就成了。
胡炎檢查得很仔細,即便以他的基本功,再滋也滋不遠,他還是做的很認真。
練手藝嘛,嚴格一點,總是沒錯的。
查完合格,胡炎臉上無悲無喜,繼續練功。
半小時后,突然打門外傳來一道清亮的聲音。
“后漢三國,諸侯治世,亂兵紛紛,出了一位莽撞人……”
胡炎一聽,喲,竟然有人在背《八扇屏》?
敢情做早課的,不止自己一個人嘛!
抬手看表,這早課可一點都不早,夠懶的!
繼續聽上兩耳朵,胡炎直接笑了,這聲音太有特點……京劇神童,陶洋。
驚才絕艷,人小名氣大,很有意思的一個小孩。
不過,在遇到郭德剛之前,陶洋可是吃了不少苦頭。
有詩為證:
名動天下人皆愛,幼年懷壁苦誰知。
不良垂涎因才美,囚禁堪忍憑戲癡。
艱難顛沛心無懼,前路不明悵若失。
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遇恩師。
師徒父子緣非淺,惺惺相惜兩相知。
殷殷父愛呼為圣,拳拳子念反哺思。
靜待鷹飛沖天際,萬眾爭睹月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