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師叔,湖廣這邊的事情,我就托給您了,我下午還得去趟燕京臺,就不進去了,您有事就給我打電話。”
胡炎心中一愣,這就走了?
旋即恍然:“成,郭老師慢走!”
眾人送行,轎車離開,不由的都看著胡炎。
何蕓偉率先笑道:“師爺,咱湖廣這里可是燕京四大名園之一,來頭和景致都可圈可點,我們陪您逛一逛,先熟悉熟悉環境?”
殷勤、熱情、恭敬、有禮……
倘若胡炎不知道未來的事情,那這些詞語全都可以擱在此刻的何蕓偉身上。
可惜,劇透了的推理片,看著總是少了幾分樂趣。
他連自己師父都不放在眼里,還會真心尊敬自己這么一個便宜師爺?
看破不說破,胡炎笑道:“算了,一會兒還有演出,你們都去忙吧,我自己溜達溜達就成。”
何蕓偉一聽,旋即揮手道:“大家都去備活兒吧,我陪師爺逛逛。”
誰料,胡炎又笑道:“你也去忙吧!”
何蕓偉一愣,表情不變:“好,那您有事叫我,我就在后臺。”
轉眼,眾人散去。
胡炎瞇著眼睛,看著何蕓偉的背影,心里暗道:好演技!
拋開這些雜事不想,他打量了兩眼氣派,又古樸的大門,抬腳往里走。
不得不說,郭德剛是一個聰明,有魄力的人。
原本定好三場打炮戲,最后還是兩場便給了合同。
原本以為要在天橋那邊站穩腳跟,才好說些話,做些事。
可人家幾天工夫,便把湖廣園子托付給了自己。
既然這樣,那自己便得想辦法,把園子給支棱起來。
德蕓社也確實需要更多,更穩固的力量支撐。
演員是力量,地盤也是力量。
只有這樣,風雨飄搖之際,才能少傷根基。
可想要和得到,之間還得做到。
傳統園子想要火,甭管是相聲門,還是戲曲門,靠大角兒撐臺是最有效的方法。
比如現在的天橋園子。
郭德剛和于慊甚至不用天天演出,頂多十天半個月,上臺使一段活、露一次面,就可以保證人氣不掉。
坐票、站票賣得飛起,三百個座兒的園子,場場能進四五百觀眾。
這就是大角兒的魅力。
所以大角兒,也被稱之為“可以指著他吃飯的那個人”。
其實整個德蕓社,內外一百多號人,都是在指著郭德剛吃飯。
他就德蕓社,德蕓社就是他,沒什么區別。
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承認這一點。
可德蕓社也就只有一個郭德剛,靠大角兒支撐的法子,在湖廣顯然是不可能的。
其他人,哪怕是冒尖的那幾個,頂多算是“有名氣的演員”,離真正響蔓兒成角兒,還差得遠呢。
短期內,催生大角兒,也是不可能的。
比如歌曲、影視那些行當,人家弄好了,一首歌、一部電影,便能火遍大江南北。
但在相聲行當,你想都別想。
縱觀相聲門歷史,名家無數,可哪一個是所謂的一夜爆紅?
就連郭德剛,不也是苦熬了幾十年,才有今天的成就么?
成角兒難,路太遠,且得走著,包括胡炎自己。
文昌閣、子午井、茶樓……
景致也就瞧個新鮮,胡炎草草的逛完一圈,便結束了“湖廣半小時游”。
轉眼,他出現在小小的票房。
不時,他又坐在一樓的客座上。
旋即,他又站在二樓的包廂里。
等觀眾開始進場,他又站在檢票口,靜靜的看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