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啁啾~啁啾~~”
一陣歡快的百靈鳥叫聲,便從他嘴里發出。
氣息再變,聲音也隨之變化。
“咕咕咕~~~”
像模像樣的鴿子聲,又在房間里響起。
胡炎好似玩上了癮,閉著眼睛,不變運氣,幾種聲音也隨之反復變化。
突然。
“啪!噗通通!”
接連兩聲動靜響起。
胡炎睜眼,便看到房門被推開,門口的地板上趴著兩堆肉。
咦,不對,陶洋哪兒去了?
旋即打人肉堆的最低層傳來聲音:“哎呦,快……快起開……喘不上氣了……壓死我了。”
轉眼,燒餅和大林站起來,等陶洋站起來時,胡炎看到這家伙的腿都在打顫。
“你們不做早課,進來干嘛?”
“那個,師爺,我們剛才聽到鳥叫。”燒餅一邊說,一雙眼睛早已經做賊似的四處亂瞄。
胡炎心中了然,不答反問道:“你們有誰知道,我們相聲門總共有幾門功課?”
“四門兒呀,說學逗唱,我都會。”燒餅滿臉得意。
胡炎懶得理他,你要這么厲害,咋不上天呢?
“燒師兄說得對。”陶洋點頭認同。
他入門晚,又是主攻京劇的,胡炎倒不怪他。
最后大林猶豫了一下,輕聲問道:“師爺,是不是十二門?”
這家伙的自信模式,真不知道何時才能被啟動。
胡炎用鼓勵的眼神看著他:“沒錯,大林,說說都有哪十二門?”
大林掰著手指頭開始數:“有開場詩、開門柳兒、白沙撒字、太平歌詞、單口、群口、會捧、會逗、雙簧、看杵門子、口技、摳溜數來寶。”
雖然磕磕絆絆,但一樣不落,不愧是家傳子的底子。
即便他以后不吃相聲這碗飯,但對于相聲這門手藝的了解,至少不會丟他父親郭德剛的人。
胡炎點頭道:“沒錯,剛才就是我練習口技的動靜。”
說完,直接將小鐵片塞回嘴里,旋即幾種聲音再次響起。
陶洋驚得嘴巴張得老大,大林倒還淡定。
只有燒餅一拍腦門:“哦,對對對,我師父也會這個,很厲害的。”
這家伙后知后覺也就罷了,關鍵是真沒眼力見,被另外兩小瞪了一眼。
片刻,胡炎演示完,將手中的鐵片,遞給他們長長見識。
其實這道具,就是專門含在嘴里,輔助演員聚攏氣息發音用的,歸屬于哨子一類。
有厲害的高手,甚至只用樹葉,或是蔥葉,都能起到同樣的作用。
當然,真正的口技門高手,什么道具都不需要。
在相聲門,口技用得少,江湖上也沒地方學去,胡炎是按照古冊子上的記載,自己琢磨的。
練習了這么多年,花了不少時間,但也只有如今這點皮毛。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吃相聲飯,就必須什么都懂一點,用行話來說,便是“許你不用,不許你不會”。
什么評書、京劇、地方戲、流行歌曲、江湖行話、市井叫賣……
樣樣精通是不可能的,畢竟人的精力有限,但有機會多了解了解,這總是沒有壞處的。
燒餅觀摩完,剛想往嘴里塞,直接被胡炎的眼神制止了。
他搓著手笑道:“師爺,這手藝能不能教我?”
陶洋跟上:“對。”
大林眼神跟上:“……”
胡炎旋即笑道:“我這也是皮毛,你們要學就學唄,不過,得等你們能上臺使上大活才成,還有你們得先問過郭老師。趕緊去做早課吧。”
“好,說定了。”
“走走走,快點。”
等三人離開,胡炎重新把道具擦洗干凈,放進了自己的隨身背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