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炎直接讓孫悅把時間分兩半,一半教表情,一半溜活兒。
實在是園子里缺角兒。
要是孫悅跟小岳能早點上臺,那相當于又多了一組底角兒。
這就三組了。
別的園子一組,都還算說得過去。
湖廣有三組底角兒,再等孟賀堂他們把歪梗造起來,那絕對是正的、歪的全齊活。
這要還起不來,估計沒天理吧?
轉眼到半晌午。
“師爺辛苦,沒打擾你們吧?”
胡炎一抬頭,竟然看到孟賀堂站在跟前。
這可稀奇。
胡炎笑問道:“今天怎么來這么早?”
“那個,師爺,本子我攢出來了,昨天趁著休息,我特意去找了一趟孫師叔,他也捋了兩遍,所以現在想請您得空給指點指點。”
胡炎聞言大喜,真是想什么來什么。
更讓他滿意的是孟賀堂這態度。
原定五天時間出整活兒,就已經不寬松了。
今天才第四天,便有了結果,這家伙有多上心,根本不用想都知道。
年輕人,不怕不會,就怕犯懶,做什么事情都這樣。
“好,不錯!”胡炎夸道,“我現在就有空,拿來給我瞧瞧。”
“哎!”孟賀堂趕緊從包里掏出三張紙,遞了過來,“師爺,給您。”
胡炎沒有二話,接過本子,開始一臉認真的閱讀。
結果,越看越滿意。
他不知道這本子里,孫悅和孟賀堂的功勞各占多少?
但大體而言,梁子搭得很板正,完全有及格的水平!
別小看“及格”二字,已經不容易了。
相聲本子,即便是那些流傳百年的經典名段,其實打頭也是從小段、小包袱開始攢的。
感覺有點模樣,能賣倆小錢兒,便直接拿上臺去使。
演完一遍,看哪些包袱、詞兒效果太瘟,繼續改。
改完再演,演完再改,一次次打磨、完善。
至于所謂的天才之作,天底下哪來那么多天才?
終于,胡炎全部看完,笑道:“本子不錯,有鋪有墊有包袱。”
“請師爺多指點。”孟賀堂心下大定。
胡炎搖頭道:“咱不空談,來,使一遍我嘗嘗先。”
“好,您等會兒!”孟賀堂應聲離開。
轉眼,他又轉身回來了,手里還握著一塊醒木。
長約一寸,闊約半寸。
外人看就一塊小木頭,但對藝人來說,它是吃飯的家伙,很有講究。
天下驚堂木八分,上至君王下至臣。
君王一塊轄文武,文武一塊管黎民。
圣人一塊傳儒教,天師一塊驚鬼神。
僧家一塊說佛法,道家一塊勸玄門。
一塊落在江湖手,流落八方勸世人。
江湖藝人手中這塊,地位最低,所以行話也叫“窮摔”。
當然,也有老合們自賤、自嘲的成分在里頭。
孟賀堂回到胡炎跟前站定,抬頭挺胸,開始深呼吸,不斷尋找臺上的感覺。
單口兒,是所有相聲類型中,最難說的一種,由不得他不認真。
不過,認真歸認真,但他還是很有信心的。
因為這幾天,除了熬夜攢本子,其他的折磨也沒少受。
胡炎眼睛很毒,看到孟賀堂臉上的自信,心里的期待又多了幾分。
掌著買賣不拿腿兒。
甭管跟前坐著誰,只要你使活兒,那你就是爺。
這股氣勢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