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的是大部分臺詞,全靠逗哏來吐,而捧哏,則用一些“嗯、啊、哦、這樣啊”的語氣詞,幫忙墊一墊就成。
除了一頭沉,還有“子母哏”,也是比較常見的類型。
這類型則指的是,逗、捧之間,你有來言,我有去語,一人一句搭著話使活。
不但臺詞接**分,甚至連包袱的數量,倆人也分得差不多。
“我知道,不是本子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
孟賀堂聽明白了,但還是猶豫道:“餅哥可是云字科的,詞兒太少,他,他……”
胡炎自然知道他在擔心什么,沒等他說完,直接打斷了。
“咱們吃相聲飯的,觀眾才是衣食父母,活兒怎么有把握怎么來,至于燒餅嘛,你跟他說清楚,這是我的意思。”
“哎,我知道了。”
片刻后,胡炎將本子全部改完,遞回給孟賀堂。
孟賀堂接過來,越看眼睛越亮,心里佩服之情陡增。
就這么會工夫,師爺不但把臺詞重新分配好,甚至有些詞兒都改完了。
唉,自己什么時候才能有這功力呀?
胡炎笑道:“要是看完了,有什么不懂的就問。”
這種時候,誰充胖子,誰是傻子。
孟賀堂沒有客氣:“師爺,您把鬼火這個底,改成了保安抽煙,能指點我一下里面的門道嗎?”
胡炎一愣,差點沒笑出聲來。
這家伙到現在還把鬼火,當鬼火來看的。
當然,胡炎不可能告訴他真相,不然萬一他又不怕鬼了怎么辦?
難不成,再帶他跑一趟火葬場?
只是騙小輩的事情,胡炎也沒臉做。
“這個道理很簡單,你的節目叫《鬼故事》,但可不能真講鬼故事。我們只是借這個殼,最終說的還是相聲。所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底換掉。這樣你前面鋪得穩,觀眾便入情境深,但最后包袱一抖,還是笑料,觀眾又得樂。明白了嗎?”
一語驚醒夢中人,孟賀堂頓時茅塞頓開。
“明白了,謝謝師爺!”
孟賀堂抓住機會,又問了一些問題,甚至還有本子外的。
胡炎沒有不耐煩,都細細的幫他解答。
其實當郭德剛徒弟,也不全是好事。
大樹底下好乘涼,這是肯定的。
但徒弟太多,師父就一個,真有幸得他親自夾磨的,又有多少?
轉眼過去近一個小時。
胡炎見他沒有再問,起身揮手:“好,明天上午開始溜活兒。”
“哎,師爺慢走!”孟賀堂真誠的大禮相送。
胡炎從房間出來,發現夜場的演出已經在攢底了。
他直接招呼燒餅回家。
只是回到家,胡炎沒有急著睡覺,反而一頭鉆進了書房。
線下的包袱,引爆的能量,還得源自網絡。
這才是網絡帶給藝人,最強大的支撐。
現在孟賀堂的本子沒有問題,那胡炎就得把第二步,也就是孟賀堂上臺的時機找準。
一環扣一環,爭取有一個最好的結果。
郭氏網速,依然讓胡炎有砸電腦的沖動。
網頁一開,再搜“德蕓社”“郭德剛”,同樣只看湖廣會館的信息。
不時,他臉上便笑了。
不是網速變快了,而是湖廣的內容,比上次更靠前了。
同時,數量也增加了不少。
上一次查的時候,只有幾十條。
幾天工夫過去,現在都有小三四百條了。
這些代表的,都是湖廣園子的熱度在增加。
不時,一篇帖子跳了出來。
【湖廣會館的毛巾,到底怎么啦?】
找得就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