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號。
天睛無雪,寒風依舊。
德蕓社四家園子停其三,下午場只留三里屯一家正常演出。
其實也不算太正常。
通告上早早注明,今天班主郭德剛將登臺攢底。
所以三里屯劇場,除了開業匯演,難得的一次全票賣光,甚至連站票都一張不剩。
售票價沒漲,只是幾經倒手之后,早已經不清楚最貴的是多少。
但饒是如此,也阻擋不住其余觀眾的熱情。
一大早開始,園子外便人來人往,熱鬧不已。
外界如此,內部亦然。
一切的種種,都因今天是郭德剛三十八歲生日。
對于小輩來說,他是師父。
傳統行當,講究尊師重道,其中“三節兩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三節,指的是端陽節、中秋節,還有春節。
而兩壽,指的便是師父和師娘,過生日做壽。
其他日子,各自為生活奔波,都還好說。
但每一年的這五天,徒弟必須備上禮物,上門看望師父、師娘。
禮物輕重沒有規定,心意卻必須有一份。
這是孝道,也是師道。
對于郭門弟子以外的人來說,郭德剛是班主,也是老板,至少屬于老板的家屬吧。
自己指著德蕓社這塊招牌吃飯,場面上的人情往來,能少?
大輩藝人,原本倒是可以不用來的。
但生日宴上還有另外一個主題,便是介紹新來的大輩演員……胡炎。
這家伙人小,來頭卻不小。
相聲三大世家,侯、馬、常,侯家排首位,還是主占燕京陣地。
胡炎頭頂上,那塊“老侯爺弟子”的招牌,老頭們不可能當作看不見。
都是場面人,自然知道面子得相互托著的道理。
更何況胡炎才二十出頭,熬都能把自己熬死。
萬一以后,自己的徒子徒孫,恰好需要人家提攜呢?
所以搞搞關系,鋪鋪路子,是非常有必要的。
于是乎,整個班子,甭管男女老少,紛紛應聲而動。
目標一致……三里屯郭家菜館。
上午十點不到。
郭德剛和胡炎,相跟著從郭家出來。
今天的壽星爺穿得非常喜慶,一件嶄新的暗紅福繡唐裝,是王慧早就幫他備好的。
胡炎還是白色中山裝襯身,干凈利索不改。
不過為了避開忌諱,他特意挑了一件點綴青色祥云圖的衣服。
門外,王海已經在等待。
沒有過多客套,眾人相繼上車,一腳油門,車子轉眼離開了小區。
打從今天早上露面,胡炎便見郭德剛臉上的笑容,沒有消失過。
不消說,他今天心情不錯。
想想也是。
整個相聲門,誰有他的徒弟多?
整個相聲門,誰有他的名氣高?
整個相聲門,誰有他的班子大?
從一路泥濘,走到如今的風光,他沒理由不高興。
何況,今天的生日宴,還是他的主角。
郭德剛今天心情確實不錯。
生日年年過,今年算是最熱鬧的一場。
平時的種種郁悶,好似也被驅散了幾分。
當然,他知道老輩人能來,也是沾了小師叔的光。
不時,郭德剛扭頭道:“師叔,本來為您接風,還是得單獨擺桌的,現在都趕一塊兒去了。”
胡炎無所謂的擺手:“沒事兒,我蹭您的壽宴,不也能多沾些福氣嗎?”
“您說笑了。今天到場的都是自己人,也是我們自己的館子,里外都方便些。”
胡炎笑道:“聽說郭家菜口碑很好?”
“味道還不錯,菜品都是地道的津菜,師傅也是從津城專門請過來的,您今天可以嘗嘗。”
提起郭家菜館,郭德剛語氣里難掩幾分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