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炎終究還是沒有在臺下坐太久。
郭德剛一入場,便把幾位長輩請到了臺上,其中也包括胡炎。
公司或是官家開會,臺上坐著的是領導。
但傳統班子開會,臺上需要坐著的是大輩。
道理門兒清,胡炎沒有推脫半分,攙扶著年事已高,身體不太好的邢老爺子上臺,隨后坐在幾位老先生們旁邊。
臺下依然黑壓壓的一片,只不過,今天由觀眾換成了演員。
相聲門內第一班的氣勢,也由此彰顯無疑。
只是,如果士氣再高一點,那就更完美了。
行當不同,流程也沒人家那么繁瑣。
郭德剛坐著喝茶,沒有說話,旁邊的張得燕率先開口,代表管理層通報班子全年的各種情況。
從傳習社畢業了多少人,又招了多少人。
演員們各自的演出場次,多的鼓勵,少的提醒。
各大園子的經營情況,提升了多少,下降了多少。
等等。
往年也是如此,說的說個大概,聽的也聽個大概,心里有譜就成。
可是原本興致不高的眾人,在最后張得燕介紹湖廣時,紛紛被震驚了。
因為消息確實很勁爆!
前后一個月,坐票由五成漲到十成,甚至站票都賣到了三成。
這么生猛?
郭德剛和于慊去幫場了?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紛紛投向湖廣這邊。
有驚訝,有疑惑,有羨慕,有嫉妒……
百人百情,很是復雜。
而一向作為四大園子掉尾的湖廣演員,大輩們還好,小輩們直接美得不行。
尤其成天跟著孟賀堂上臺敲邊鼓的燒餅,表情最得意。
也不知道他打哪兒來的自信?
全場的反應,臺上的胡炎盡收眼底。
心中沒什么得意,只是挺滿意。
混得人太多了,士氣也太低了,對所有人有些觸動就成。
不時,張得燕全部匯報完。
胡炎以為這下,終于輪到郭德剛開口,公布消息了。
誰知,他依然沒有說話,反倒一直沒有露面的王慧,領著一幫人,適時進來。
沒有空手,個個懷里都抱著大紙箱子。
這個事先沒有說過,胡炎也不知道里面裝得是什么東西?
全場絕大部分,跟他一樣,心中不解,紛紛看著。
王慧沒有領人上臺,站在臺下一揮手。
“發!”
一聲令下,便見她的人開始從紙箱里,往外掏出一個個牛皮信封。
信封厚薄不同,全都寫著名字。
胡炎頓時明白,信封里裝的是錢,這是在發工錢!
很快,隨著信封不斷落到演員手里,眾人的反應也各不相同。
有人臉現喜色,有人表情依然疑惑。
怎么回事,唱得哪出呀這是?
德蕓社是傳統班子,行的傳統規矩。
每個人收入多少,別人是不知道的,全憑班主定奪,相互之間也不許打問。
當然,班主也不是隨便拍腦袋決定,他得考慮到演員的輩分高低、能耐大小、入班時間長短、臺上賣力程度等各種因素。
不然,隨便亂來,誰愿意跟著你干?
而且每個人的待遇,其實在入班前,或是遇到變動時,彼此都會提前談妥。
比如胡炎入班,便是通過打炮戲看能耐,再定的合約。
愿意就簽,不愿意就談,談不妥,大不了就不合作唄!
但甭管怎么樣,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后臺從來不露現錢。
此刻這種一百多人,同時發工資的情景,別說沒見過,連料都料不到。
不過,胡炎前后一搭,倒是大概明白了郭德剛的意思。
今天既是宣布新規的日子,也是了清舊賬的日子。
以前的舊賬,當場了清。
未來的日子,一切按新合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