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
一輛白色寶馬轎車,駛離村子,朝鎮上而去。
胡炎看著開車動作嫻熟的女司機,心里有些奇怪。
當然不是奇怪柳清雨,為什么開車技術這么好?
而是她為了給自己老爸玩個大的,準備震一震他,這幾天都貓在家里寫綜藝策劃案。
誰料,午飯后的胡炎,一說自己上街買東西,她竟然二話不說就跟來了。
“姐,你的策劃案寫完了?”
“沒呢,改改改,一直改,就是不滿意,唉,炎炎,你說我是不是太笨了?”柳清雨苦著臉扭頭看著胡炎。
胡炎的眼睛卻趕緊看向前方,有些緊張道:“對,你是挺笨的,聰明人開車都知道看路。”
柳清雨趕緊回頭,認真開車。
“哈哈哈,炎炎,你說你學什么不好,偏學相聲,說話都不正經。”
看著路開車的柳清雨,還是讓人信得過的。
胡炎笑道:“逗人開心,不是挺好的嗎?”
“可是你小時候的老實樣子,半點都不見了,真是學壞了!”
胡炎一愣,無話可答。
確實,說相聲的沒有老實人,因為早被餓死了。
村在鎮邊,十幾分鐘不到,倆人驅車來到了鎮上,停在超市門口。
男人逛街,不能稱之為逛街,因為根本就不逛。
逛一遍超市,再逛了旁邊兩家小店,轉眼不到半個小時,胡炎把所有東西全部買完。
“好了,咱回家吧!”
跟在后面打下手的柳清雨頓時傻眼:“啊,這就回去啦?”
“呃,好吧,逛逛!”胡炎撓頭尷尬道。
柳清雨頓時樂了:“這還差不多!”
東西放好,鎖好車,倆人并肩走在街上,這回才算真正的逛街。
上回急著回家,胡炎匆匆而過。
這回倒是有時間,邊走邊看。
不時,胡炎發現,寧鎮還是那個寧鎮。
盡管很多地方已經大變模樣,但是曲藝之鄉的韻味還在。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對比。
其他城市的樂器店內,吉他、鋼琴、架子鼓之類的西洋玩意兒居多。
但寧鎮的樂器店內,那些西洋樂器少,反而像鑼鼓、嗩吶、快板、二胡、笛子等物更多。
還有路邊的老戲臺,屋檐下的彩譜雕文,帶扮相的紅色剪紙,京劇臉譜玩具……
打眼望去,視線之內,總能看到曲藝的影子。
甚至他還看到了一家快板加工作坊。
前店后廠,原料就是后山上成片的毛竹。
當然,也不可否認,所有東西都在明顯淡化,逐漸走向消失。
可惜,也無奈。
也許幾十年之后,出生在這里的孩子,便再也沒機會感受到這種韻味了。
是進步,還是退步?
胡炎在感慨,柳清雨則不管這些。
楊柳青年畫、抖空竹、陀螺、蟈蟈籠子、鴨油包、冰糖葫蘆、小寶栗子……
小時候玩過的物件,吃過的小吃,逛到哪里買到哪里,樂得跟個孩子似的。
當然,買歸買,拿肯定是不拿的。
等胡炎醒過攢來,懷里已經被某人塞得滿滿當當。
回車卸貨,一人一串冰糖葫蘆,換個方向繼續逛。
胡炎突然在想,以后是不是得找個不愛逛街的媳婦才行。
只是,這世上有不愛逛街的女人嗎?
不時,倆人越走越偏。
突然,柳清雨驚喜道:“炎炎,快看,那里竟然有個算卦鋪子,我們過去看看。”
胡炎順指一瞧,果然看到巷內的一家鋪面上,垂著一桿飄旗,上書一個大大的“相”字。
“姐,你這傳媒大學的高材生,還信這個?”
“好玩嘛,哈哈,走走走!”
柳清雨來了興致,說完便朝相鋪而去。
胡炎搖頭,只能抬步跟上,別讓這腦子時靈時不靈的家伙給人騙了。
腿走得長,見識就廣,江湖上的各種門道,自然多少都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