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時,臺上的郭德剛和于慊,表演來到尾聲。
“……”
“去你的吧!”
于慊一揮手,倆人鞠躬下臺。
全場掌聲熱烈,笑語不斷,妥妥的又是一個滿堂彩。
臺下準備接場的高鋒,看到如此氛圍,自信心更足了幾分。
往日演出到中場,一般都會趕上觀眾的疲軟期,但今天顯然不是。
自打前面胡炎登臺,提前引爆了觀眾的情緒,后面所有的安排都變得更加從容。
好活兒、好角兒都還在手里攢著,這就是本錢。
以郭德剛的性格和聰明,那還不得憋著法子,把全場演出效果往翻番的目標整?
很顯然,他確實也做到了,至少到目前為止是這樣。
主持人串詞,《不說相聲說足球》的節目名字一報完,高鋒和欒蕓平便相跟著登臺,也代表著這家伙正式踏上雷場。
不過,胡炎此刻還顧不上高鋒。
見郭德剛和于慊下場,他趕緊遞上兩杯茶。
“溫的,您二位趕緊潤潤嗓!”
同行是冤家,同行也是知音。
甭管是那些互相傷害的腌臜事兒,還是最親密無間的關懷,源頭指定得歸到相聲門同行身上。
表演是個技術活兒,也是個體力活兒。
連說帶演四十多分鐘,這是很辛苦的。
臺上必須精神煥發,臺下跑不脫顯露疲態。
而此刻最好的東西,莫過于一杯泡好的溫茶。
“謝謝師叔!”
倆人拱手,接茶就喝,旋即坐下。
胡炎見他們兩口茶水下肚,緩過神,精神好了些,這才開始搭話。
“高老師今兒個,怎么想起來說個足球的段子?”
郭德剛放下茶杯:“津城的運動氛圍還是很濃郁的,高鋒打小在這里長,也打小愛這個。”
“沒錯。”喝著茶的于慊,頭也沒抬的應聲。
郭德剛沒有停頓,繼續解釋道:“以前上學那會兒,他就愛打籃球。”
“基本不進球。”
“課余也愛踢足球。”
“基本碰不著球。”
“畢業后來德蕓社說相聲,也經常說一些關于足球的小段子、小笑料、小包袱,而且效果都還不錯。”
“他懂門道,說的有味兒。”
“后來小段子越攢越多,他便全部湊在一起,歸置成了一個獨立的大活兒。”
“攢出來了。”
“津城的觀眾愛聽曲藝,也愛侃足球,高鋒跟咱一樣,都是津城人,知道怎么撓觀眾癢癢,今晚他這活兒,合適。”
“是啊,能出彩兒!”
其實打從半道上,胡炎的眼睛便在看著于慊。
這家伙一直在低頭喝茶,誰也沒看,郭德剛說一句,他便接一句。
但這模樣可不是于慊的常態,不消說,他其實是走神了。
而郭德剛也不在意,因為自己老搭檔總喜歡做些玩鬧的事情。
胡炎看得有意思,笑道:“于老師,您臺下還捧著呢?”
于慊抬頭,眼神有些茫然:“我捧了嗎?”
胡炎頓時哈哈大笑,朝于慊豎起了大拇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