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王爺的詩詞寫的好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那你為什么不稱贊呢?”李邦彥又陰陽怪氣的說道。
“是啊,大家都在為王爺的絕妙文才叫好,你既然也覺得好,那為什么不說話,非要王爺問了你才說好,你這不是在敷衍王爺嗎?”蔡攸這個奸賊也跟著說道。
華櫸斜眼看了一眼李邦彥,語氣冷淡說道:“稱贊不一定非要用說的。”
“稱贊不用說,那用什么?”李邦彥嘲諷似的問道。
“對啊,稱贊不用說,用什么?”蔡攸也不懷好意的笑著問道。
趙楷看著華櫸,也想知道他能用什么方法來稱贊自己。
華櫸看著對面的蔡攸冷笑了一聲,隨后對趙楷說道:“王爺,臣想借筆墨和你的詩詞一用可否?”
趙楷稍微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好。”
隨后擺了一下手,下人把三首詩詞和筆墨拿過去放到了華櫸面前的桌案上。
華櫸提筆蘸墨,在三首詩詞上各畫了一幅畫,然后把放筆說道:“王爺的詩詞文才過人,臣也想為王爺送上幾句贊語,奈何些稱贊的話都已經被在場諸位說光了,臣實在不知再該怎么形容為好,只好以畫代之,還望王爺別見怪。”
下人把三幅畫拿給趙楷,趙楷看后激動的站了起來,放聲大笑道:“好好好,這詩詞與這畫搭配的完美無瑕,天衣無縫。諸位也好好看看吧,這才是真正的絕世佳作。”
他讓下人把三幅配上了畫的詩詞拿著給眾人看。
蔡攸、李邦彥等人一看,原來華櫸把每首詩詞都配上了相同內容的畫。
畫配詩詞沒什么稀奇的,但詩詞配畫卻是世間很少。
這是因為畫提詩詞,可以根據畫的面積來調整字體的大小,畫的面積大,可以把字體寫小一點,畫的面積小,則可以提大一點。
但詩詞配畫就難了,因為寫詩詞的紙張本來就沒有作畫的紙大,寫上詩詞后就剩不了多少空間。
配的畫太大,與字體靠在一起看上去會比較擠。而畫的太小,又顯得不大氣,反而拉低了詩詞的檔次。
而華櫸所畫之三幅畫,不僅配的恰到好處,而且與詩詞相互襯托,渾然天成,使詩詞境界一下子升華到了更高的境界,堪稱神來之筆。
在場的人都被華櫸的畫功和他新奇的畫法給折服。
“這小子還真是有點才華,居然想到了這種新奇畫法。”就連蔡攸和李邦彥,也不得不暗暗佩服。
其實,華櫸的畫法也不是什么新奇畫法,在后世的掛歷、海報以及雜志、小說封面上經常能看到,只不過在這個時代還沒有這樣的畫法,所以大家才都覺得新奇。
“立刻把這三幅詩詞畫拿去裱好。”趙楷對身邊的仆人說道。
“是。”
仆人拿著三幅詩詞畫走了。
趙楷高興,怎么看華櫸怎么順眼,說道:“文山,你是怎么想到如此新奇畫法的?”
華櫸笑了笑,說道:“這是在我寫書法的時候偶然想到的,不值一提,讓王爺見笑了。”
趙楷說道:“哎,這怎么會不值一提呢,你知道嗎,你這可是開創了一種新的寫詩作畫之法,依本王看應該大提特提,讓每個懂得寫詩作畫的人都學會。”
蔡攸和李邦彥本來想借這事讓趙楷恨華櫸,沒想到結果反而讓他露了臉,連趙楷都對他稱贊不已,心里又恨又妒,臉色陰沉的像要下雨似的。
李邦彥看著華櫸,心里說道:“小子,這次算你走運,不過下次你就沒那么好運了,我李邦彥要對付你,就算你有再大的本事也別想逃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