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何大清是軋鋼廠食堂的大廚,七級炊事員,一個月工資40塊5,再加上2塊班長補貼,一個月何大清他能拿到42塊5。
這個年代,白面饅頭只要五分錢飯票一個。
肉是8毛錢一斤,菜更便宜,5分錢一斤。
玉米面,1毛錢一斤,一斤玉米面就能做上不少的窩窩頭。
何大清一家子三口人,何雨柱現在也在軋鋼廠上班,目前是是10級廚師,月工資是22.5元,雨水剛剛上了高中。
何大清一家的總收入是65元每月,靠著這65塊的工資,何大清一家在這個世界過著有滋有味,頓頓白面饅頭,隔三差五還能買幾斤肉,或一只雞,開開葷。
也不知道是因為何大清穿越過來,還是其它的什么原因,這個時間節點和他原來看電視時的時間不太一樣。
此時的何大清一家,年齡和原劇中有點不一樣,何大清這時才38歲,何雨柱19歲了,已經在軋鋼廠上班了,雨水16歲,已經上高中了。
根據何大清的記憶,何雨水不是何大清親生的,而是撿來的。
這件事四合院里的人和何雨水都知道,因為何雨水是何大清在四合院的門口撿到的。
當時何雨水已經有十多歲了,她的家里面沒有人了,孤兒一個,她是餓暈在了四合院的大門口,被何大清發現,救回了到家中。
最后被何大清收養了,做了他的女兒。
何大清收養何雨水也不是出于好心,他當時收養何雨水是準備讓何雨水長大后給傻柱當媳婦的。
不過讓何雨水當自己兒媳婦這件事,他沒有說出去,其他人都不知道他的想法。
四合院的其他人,根據何大清剛剛接收的記憶來看,沒有什么變化。
許大茂和婁曉娥已經結婚了,他今年23歲左右。
此時的秦淮茹也剛過26歲,獨自拉扯著三個孩子,還要贍養婆婆賈張氏。
他們還是和電視上的一樣,都住在一個三進的四合院里。
院子分為前中后三個大院。
每個院里都有個大爺坐鎮,就跟一座門神似的。
何大清因為年齡問題,沒有入選為四合院的大爺,畢竟其他三個大爺已經四五十歲了,他現在才三十多歲,不過何大清在院里也有著不輸于三個大爺的威望。
畢竟何大清在軋鋼廠是主廚,管著軋鋼廠所有工人的飲食,四合院里面的人大部分都在軋鋼廠工作。
為了吃飯時讓何大清多打那么一點點菜,院里的人平時都要討好何大清,不敢惹何大清,不然何大清在食堂打菜時,給你來一個顛勺,一份飯給你打個七八分,那就劃不來了。
所以才說,何大清在院里有著不輸于三個大爺的威望,畢竟何大清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嗎。
前院里住著三大爺一家,三大爺名叫閻埠貴,東直門小學老師。為人好算計,算計別人也就算了,連自己的親兒子親女兒也算計,結果養了一群愛算計的子女。
中院住著一大爺易中海,紅星軋鋼廠八級鉗工,一個月工資99塊錢。
可惜得是一大媽年輕的時候患了婦科病,沒能給一大爺留下一兒半女。
后院里住著二大爺劉海中一家,他是一個七級鍛工,喜歡爭逐權勢,好官威。和三大爺一樣,也養了三個兒子,大兒子在外就業,從來沒回過家。二兒劉光天和小兒劉光福天天嚷著要分家。
后院還住著一個名叫許大茂的電影放映員,把傻柱當成死對頭,但又打不過他。
許大茂旁邊還住著個聾老太,是個五保戶,兒子和丈夫死在戰爭時期,靠著大家替她養老送終,打心底里愛著傻柱這個乖孫子。
傻柱和秦淮茹家相鄰,住在一大爺管轄著的中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