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的軍隊進入了義渠,這樣的行動也完美的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當然,嬴駟也不傻。
正所謂遠交近攻,雖然和義渠打了起來,周圍的諸侯國對秦地也是虎視眈眈,但是,秦國還是派人和秦國周邊的,不歸大周管的蠻夷打好了關系。
否則的話,群虎看到機會一擁而上,就算是秦國也是受不了的。
不過就算是這樣,秦國與義渠的戰事還是引起了闡教的注視。
這特么……
不科學啊!
秦國的部隊確實是進入了義渠的國境。
義渠也確實是派人迎戰秦國的部隊了。
這看上去似乎是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但是,問題大了去了!
簡單來說,就是眼看著人家安營扎寨。
眼看著人家兩軍對壘。
眼看著人家開始交換物資……
好吧,如果說是單純的交換物資那也不太準確。
應該說是打著戰爭的幌子,在那里進行物資的交易。
秦國挺進義渠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秦國就已經多出來了快一萬匹戰馬了。
而用來交換的,則是秦國的制式兵器。
最過分的是,竟然還有很多的讀書人進入了義渠的國境,開始辦學著說!
您真的把這種行為稱之為戰爭嗎?
鴻濤的頭發都快掉完了。
做闡教的第六代弟子真的有這么難嗎?
我就是想要讓大周的氣運延長到姬扁去世而已。
就只剩下幾年的時間了,有那么難嗎?
“唉……”
作為大周的太師,鴻濤表示自己真的很心累。
別的師兄來了大周,那都是花天酒地坐享太平。
好不容易輪到了自己,怎么就變得搖搖欲墜了呢?
鴻濤當然不是不知道大周的氣運已經快要盡了。
鴻濤更是十分的清楚,導致大周氣運將盡的根源便是分封制。
但是,鴻濤又能怎樣?
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仙人啊,變法這事兒,他鴻濤也不會啊!
所以,鴻濤只能想著,說動周顯王姬扁下令,讓秦國進軍義渠,這樣一來,最強諸侯國秦國的國力必然會受到一定的損失。
甚至在義渠背后的那個狼王的支持下,這場戰斗很有可能會變成消耗戰。
到了那個時候,鴻濤就不信其他的幾個國家會就那么看著。
甚至不需要大周做些什么,只要富裕的秦國一旦受挫,那就會直接被群狼分而食之。
而與秦國一戰,那些諸侯國們就算是能贏也贏得輕松不了。
當然,鴻濤也沒敢想漁翁得利的好事,只要能多熬幾年,熬到周顯王走了,自己也就能回山了。
至于大周之后怎樣?
我走后管你洪水滔天?
這所謂的“美差”,誰愛干誰干吧!
但是現在來看,事情完全沒有按照自己預想的路線去走。
秦國與義渠之間不僅沒有打的水深火熱,甚至還打著戰爭的幌子進行了經濟貿易。
這還是鴻濤前段時間心血來潮去了一趟義渠才發現的。
所以,這很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