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曠日持久的低溫風暴,在這塊區域肆虐了整整三天,才終于平息。
在這期間,秦朗除了吃飯睡覺以外,整日做著的事情,就是埋頭制作“技術模塊”。
由于這東西的等級要求太高,所以即使研發出了圖紙,制作速度也相當緩慢。三天過去,他也就制作了六百個而已。
現在的秦朗,看見地上的一堆零件就想吐。
不過實際上他還是得到不少好處的。比如,三天時間,他就從5級升到了9級。只差一點點,就能夠到達新手畢業的關鍵等級10級。
這還是“技術模塊”的功勞。
畢竟他是在用9級的技術水平,制作30級解鎖的物品,所以每制作成功一個,系統都會給予自己大量經驗。
現如今,六百個技術模塊整整齊齊地堆在屋里,這讓秦朗頗為振奮。
“每個按32,000銀河幣*來算,600個技術模塊,我能賺19,200,000……一千九百萬,還不錯。”掰著指頭算了算,秦朗覺得這么點錢,還不太夠。
一千九百萬銀河幣看起來是挺多,那也不過是針對中低端玩家而言。像他這種玩什么都追求極致的人,很可能隨便動動手指頭,幾個億的銀河幣就花出去了。
像是3.0.0版本開放的遠征艦隊功能,光是一個用來貿易的貨船都要幾千萬銀河幣,更別說能夠承載數十艘貨船的主力母艦了。想要打造一支完全屬于自己的遠征艦隊,沒有幾十個億是絕對搞不定的。
……當然了,在1.0.0版本里其實沒這么恐怖。畢竟是游戲剛開始的第一個版本,里面鮮有高價的東西。
像是在星球表面開采用的探險載具,賣出幾十萬銀河幣,就已經能被玩家們驚呼天價了。
說起探險,秦朗不由得瞟了一眼自己的背包。
他有點缺物資了。
眼下已經是他穿越到游戲的第九天。前些日子之所以能浪得無憂無慮,完全是因為他在拆飛船的時候,搜刮到了不少食物和壓縮維生膠囊。
《深空》這游戲很黑科技的一點就是,理論上而言,玩家是不需要吃東西的。雖然游戲有很完整的味覺、美食等概念,但玩家在探索星球的時候,往往是沒精力在飲食上下功夫的。
所以游戲中有個叫“碳基標準維生系統”的東西。這玩意兒被安裝在玩家背后的黑科技背包中,通過太空制服與角色的身體直接相連。
只要玩家開采自然界中的碳和水,它便能將這些物質拆解重組,形成維持生存所必須的氨基酸、糖等物質。當然,無氧環境還要往維生系統里輸送氧原料,缺氮了也要輸氮。
現如今,背包里的物資已經撐不了幾天了。他必須外出一趟,采集到生存必須的幾樣關鍵物資。
“要是能找到煤炭,還有水源是最好的。”秦朗抬頭望向窗外,自己組裝的那臺拖拉機,雖然看起來破爛,但就像是老黃牛一樣耐用。如果能開采一車斗的煤炭,足以消耗到自己離開這個星球。
至于水……估計就要隨緣了。看這星球大氣的稀薄程度,估計有水也大多在地下。
當然了,這都是長期撿垃圾的經驗之談。想要了解情況,還需要親自勘察一番。
想到這兒,秦朗掏出了掃描儀。
“選擇掃描對象:碳元素。”
“掃描中...36%...79%...完成。”
淡藍色的屏幕上,顯示三公里范圍內的可開采碳元素為零。
這個結果讓秦朗嘆了口氣。
“看樣子要出趟遠門了。”
……
到現在,秦朗在這星球上探索過的地方,也不過是出生點方圓三公里左右,最遠沒超過五公里。雖然這顆星球目測只有月球大小,但相比之下,他的探索范圍仍然相當狹小。
如今開著拖拉機,沿著無數小山丘陵的山脊一路向西,這算是秦朗第一次“出遠門”。他也終于對這顆星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殘骸并不是覆蓋了整顆星球,而是像森林一樣,呈現出大片大片聚集在一起的狀況。
站在比較高的小山上就能看到,這些“殘骸森林”,很有規律地圍成了一個圈。在圈中心的位置,反而是大片裸露的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