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巴爾上尉在回憶起自己第一次上艦的經歷時,如此說道:
那是9526年的6月15日。
那天,白鷹合眾國的第七艦隊第一次感受到了,被外星科技支配的恐懼。
下午3時30分,按照任務要求,以里根號航空母艦為核心的航母戰斗群,將于華夏南海指定區域內,與華夏第一艦隊匯合,共同將三艘外星飛船運送至太平洋軍事科技研究中心。
巴爾上尉現在,正站在導彈驅逐艦麥坎貝爾號的船尾甲板上。他是這艘驅逐艦雷達部的新任指揮官,剛剛從艦隊參謀部調任到船上。
從來只坐辦公室的巴爾,面對太平洋上起伏不定的大浪,深刻感受到了自己軟弱的性格。
這才上任半天,他已經把胃吐空了三次。
到這會兒,他已經掌握了嘔吐的技巧——站在船尾的位置,才不會被迎面拍過來的風浪淋得渾身濕透。雖然這種劇烈的起伏,讓他感覺翻騰得很有節奏感。
“驅逐艦抗風浪的能力還是差了些……”他癱軟在甲板的護欄邊如此想著,“要是當初選擇去航母上,我可能還不會這么難受。”
他是聽同事建議,說在航母服役不好往上爬,才選了導彈驅逐艦。
“別給麥坎貝爾這個名字丟臉,大兵。”
巴爾抬起頭,迎面走來的,是一個四十出頭的中年男人,寬大的艦長帽,象征著這個人的身份。
“艾伯特艦長。”巴爾勉強站起來,行了個還算標準的軍禮。
“去看好你的雷達班,我想我們很快就能看見華夏的艦隊了。”男人一腳蹬在護欄上,從短袖襯衫的兜里掏出了一個花花綠綠的糖,扔給巴爾,“接著。”
“這是啥?”巴爾看著上面的漢字,不解地仰起頭。
“山楂糖,香港貨。”他自己也掏出了一顆塞進嘴里,隨手將糖紙拋向船尾白花花的海浪。
屁股底下傳來螺旋槳的轟鳴,說明這艘導彈驅逐艦,正在以至少28節的速度向南海內部推進。
巴爾吃下糖以后,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艦長,我們真的要這樣往前推進嗎?”
雖然此時并沒有GPS地圖之類的東西,但憑借自己的知識判斷,巴爾知道,他們已經跨進華夏海域至少五十海里了。這已經超出了原本任務要求等待的位置很遠。
正常情況下,他們很快就能見到直升機在頭頂盤旋,然后是華夏的導彈驅逐艦,會對他們發送驅逐令。
“你很怕嗎?”艾伯特艦長回頭斜睨了他一眼。
“不,長官!”巴爾下意識站直身體行了個軍禮。
“那有什么好問的。”艦長嗤笑了一聲,“華夏的那些船,速度太慢。我們如果等他們來了再出發,很有可能要錯過明天中午岸上食堂的午飯!”
“……是,長官!”
巴爾想了想,沒有接話,轉身便走向軍艦的雷達室。
華夏軍隊速度慢他是知道的——相比白鷹,華夏現在大部分制式軍艦,采用的還是蒸汽輪機的發動機,動力轉換效率比白鷹的燃氣輪機要低不少。
然而,剛剛走進雷達室,便聽到操作員大聲匯報:“華夏艦隊已進入60海里范圍內!”
巴爾聽到匯報,立刻走到控制臺邊。電子屏幕上顯示出的艦隊規模,并沒有產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