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
曹友聞抓緊拳頭,他恨吶、
可他能做的僅僅是松開拳頭
“二師伯至死都沒有丟掉學生忠字。他不想他最愛的學生成了磬竹難書的亂臣賊子。”
“不想他的學生跪在地上受千萬人唾棄。”
“我又怎能讓自己老師寒心。”
曹友聞內心悲涼,仙人關丟了可以拼命救回來。
這死局在死,也有人會替他們討回來,可忠字丟了,他幾個兄弟將在朝廷舉步維艱。
他的老師也將抱憾終身郁郁不得。
陶弘景也重重拍著曹友聞肩膀。
他乃無奈之言,過了今日沒明日,有些話憋不住。
他很懷念小師弟的父親,他在世時
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他多希望他的小師弟放棄這大廈將傾重現他父親榮光。
只是。
他明白,他做不到,天師府做不到,小師弟也做不到。
他們都做不到見死不救,更做不到趁火打劫。
他們都在努力想扶起來這座將要傾倒的大廈。
國破山河在,不見漢人魂。
九月九日。
曹友聞被迫放棄仙人關,率領大軍退至陽平關附近擂鼓臺。
由于陽平關擂鼓臺一帶無險可守,九月十六日,曹友聞將大軍轉至雞冠山并派遣兩位親兄弟曹友萬,曹友諒,率軍一萬駐守雞冠隘。
而他則選精銳部隊萬人,夜渡嘉陵江,秘密往流溪溝埋伏。
事先相約,敵人來到,內以擂鼓舉火為號,外呼殺聲以響應,兩面夾擊蒙古軍。
可此舉無疑是將兩位親兄弟放在敢死隊。
臨別前,曹友聞惜別兩位兄弟“清明寒食,若我尚在,有兩位兄弟一祭。”
“若”
“兄長定當在。”曹友諒曹友萬兩兄弟阻止曹友聞說話。
九月二十一日。
曹友聞散盡家財,募選精兵一萬,從陽平關出發沿著嘉陵江河谷逆流而上抵達流溪,黑水一帶設伏。
陶弘景給的建議是曹友聞只有三萬人馬,以寡擊眾,非乘夜出奇內外夾擊不可。
如果蒙軍攻打擂鼓臺和嘉臨江對岸的陽平關,那么這兩處守軍一定要在第一階段挫敗蒙軍的進攻銳氣然后佯敗向雞冠山撤退。
這樣曹友聞伏兵可以繞道蒙軍背后切斷蒙軍退路形成內外夾擊。
隨后曹友聞命令陽平關守軍大開城門,內不立旗,炊煙不出,擺一座空城疑惑蒙軍
曹友聞的計劃部署完畢之后,等待蒙古大軍到來。
九月二十二日。
蒙古大軍一波跟著一波沿著山谷延綿數十里向陽平關趕來蒙古前鋒抵達陽平關附近。
烏壓壓大軍猶如黑云過境,巴蜀山頭仿佛都降了一分。
蒙古前鋒將領八都魯和塔海率軍一萬沖關曹友萬身先士卒率領大軍與蒙古前鋒野戰雙方箭雨炮石齊發,曹友萬多處負傷任然毫不退縮,焦灼之時曹友萬命令部下點燃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