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后。
張宓心事重重神色黯淡在原先與雙笙子分離的地方等待,她的面容沒有分離時那般愉悅,有的只是挫敗之色。
而稍晚她一些來的雙笙子同樣面色黯淡,二人一對視皆是苦笑搖頭。
“似乎我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雙笙子有些懊悔讓張宓陪自己做了一份無用之功。
“雙笙子無須這么說,我們這么做無非都是想學哥哥盡可能鑿一絲光罷了,努力過便好。”
“是啊,努力證明過便好。”
對于張宓的寬慰雙笙子也是舒展開眉頭,既如小道士當年的話,凡事努力過就好。
她努力擠出一絲笑容“那咱們便回去吧。”
“好。”
二人朝著全真教方向回去,張宓與雙笙子則是驚訝發現后方多了許多追逐氣息。
“道友請留步。”
待二人回過頭,卻不料望見了讓人淚目的一幕。
上清派楊曦、符水教、經箓派、文始派、樓觀道、洞淵派
這些天她們一位位磕頭請過去的掌門竟然不約而同追了上來。
雙笙子抹去眼角淚水沖著張宓笑說道“看來,努力還真的是有用的。”
而被這一群人震撼到的同樣還有呂天奇,他從未想到張宓與雙笙子這兩個姑娘竟然做出了這般驚天壯舉。
他搖搖頭直接被逗笑“可得把你哥哥嚇死。”
萬壽園中小道士正在閉目養神。
“小師弟”
“小道士”
“小先生。”
“恩公”
“哥哥。”
他一睜眼,天師府諸位師兄齊聚由張若虛陳摶葛洪三人帶頭,另有全真教呂天奇牽頭帶來了上洞八仙,其余則是一些其他門派掌門。
“你們來了。”烏泱泱數十人看的小道士有些疑惑,而張宓快步上前一把攙扶住他。
“怎么這么多人”
襄陽被圍,他只喚來了天師府師兄,又嘗試聯系一番呂天奇,怎料這人數之多,門派之眾遠超乎他想象。
“一接到襄陽被圍,我等都來了。”
呂天奇率步上前一拜“此番算是國難了,若襄陽失守我等華夏焉有完卵。”
“說的沒錯。”雙笙子也是站前來,她一上前便是紅了眼跪地不起“恩公。”
“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小道士想將雙笙子攙扶起來,可誰料此刻的雙笙子已經悲傷不能起身。
她心里兩個人都難受極了,想當年恩公少年鮮衣怒馬自己卻未有報過大恩,而如今再見曾經的少年卻成了孤家寡人踽踽獨行,他心中自是羞愧難當又萬分難過。
這些愧疚今日都被她轉成了驚喜,她哽咽說道
“我與嗯哼游走七十二道,除少部分外所有人都知襄陽被圍愿伸援手。”
環顧四周小道士還是十分震驚。
若說襄陽被圍這些人自發過來他只能算的半信,畢竟他知道七十二道許多門派將大宋將傾的責任怪罪在他身上,于是閉門不出香,美名其曰誰闖的禍誰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