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知道誰大喊一聲先生來了
抬頭望去的那一刻陸秀夫滿眼淚水。
“先生,來了”
在暴雨席卷趙昺龍袍金龍之時,也是小道士接過裝著張玨骨灰的瓦罐之日,大雨滂沱之中小道士抱著瓦罐行走許久。
只是他很快發現張玨一家妻兒老小竟一路默默跟隨在身后。
他喃喃著開口
“諸位何意”
撲通一聲。
張玨妻子帶著一家老小跪在泥濘道路中央問道“先生,此去何為”
“若有一天真有國難,我與學生有約一同共赴。”他撫摸著瓦罐
“如今是時候了”
這是幾位學生與他一起共同守護的誓言,如今張玨走了,該他帶著幾個學生的英魂一同前往共赴國難。
而一聽小道士所言,張玨妻子也是帶著視死如歸的堅定說道
“我等今日一家老小愿隨先生共赴國難。”
“諸位死里逃生,又何苦趟我這潭渾水。”
小道士擺擺手,這場仗死的人太多了,有些人該死,而他們該活著。
可誰料張玨兒子拱手道“先生,士有不可退之時,王堅伯伯也曾說,男兒自有守,可殺不可茍。”
“沙洋城,守將邊居誼和家人一起而死,池州守將趙卯發和發妻一起自縊而死。
“潭州李芾一家老小由部下沈忠殺死,隨后沈忠回到家中殺掉妻兒,跪地自刎,潭州大小將領官員舉全家自殺殉國的不計其數。”
“我大宋舉家共赴國難早已數不勝數,事到如今大宋將亡我等浴血奮戰將士后人又有何臉面茍且偷生做亡國奴”
這一刻小道士淚水滾滾,他過去攙扶住張玨一家老小,想再說些什么卻是喉嚨吞了沙子一般只能重重拍著他們手。
他們起身一路南下,張玨兒子卻是想到什么掉頭狂奔,他跑到合州父親部將的遺孀家中撲通一聲跪地“相公千古,我等也要隨南陽書院先生共赴國難,且望相公一家好生照顧自己。”
“重慶知州,一家老小,誓死不做亡國奴。”那年輕人同樣跪地“且請公子帶我娘親上路,我隨后便來。”
小道士一路走,身后的隊伍一路擴大。
常州通判陳炤遺孀攜全家愿隨先生共赴國難
瀘州安撫王世昌遺孀愿隨先生共赴國難
贛州民兵尹玉遺孤愿隨先生共赴國難
釣魚城守將王堅,常州副統帥王安節,遺孀老小愿隨先生共赴國難
贛州提刑文天祥侍客杜滸、金應,愿隨先生共赴國難
揚州李庭芝,真州守將苗再成遺孀攜老少一家愿隨先生共赴國難
衡州知州尹谷弟弟,攜尹氏一脈愿隨先生共赴國難
湖北提刑趙立與制司幕官趙酉泰遺孀攜一家老小愿隨先生共赴國難
襄陽孟氏一族,愿隨先生共赴國難
曹氏一族愿隨先生共赴國難
余玠之子余如孫攜余氏一族愿隨先生共赴國難
重慶制機曹琦寡母愿隨先生共赴國難
百,千,萬
隨著小道士一路南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隊伍之中。
趙昺的白鷴鳥也感應到他越來越近,夜夜含淚喊著奇石千秋,奇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