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低下眼眸望著懷里的人兒眼中難得露出柔情:“對不起你....”
“沒什么說的,也得虧我們都是孤兒,不然家里的長輩怕是要罵死咱們。”
玉兒永遠一副不在乎的樣子:“睡吧。”
“嗯!”陶弘景緊緊的摟著她閉上眼睛
第二日細雨蒙蒙,玉兒背倚靠在門上,睡眼朦朧的雙眼中滿是不舍的望著陶弘景頭戴斗笠行走在細雨之中,最終離她越來越遠,直至消失在雨幕之中。
“盼君早歸。”
她玉唇輕啟對著陶弘景消失的方向深深道了句。
青山城。
青山城又名青城山,此地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謄,更是道教福地洞天第五洞天所在。
只是青山城這般幽遠清靈的洞天卻無七十二道敢入住山林。
原因只有兩個。
第一個便是此處是七十二道之首天師府當年最早的山門所在。
那時候的天師府并不叫天師府而是叫正一道與五斗米道。
為什么是兩個?
一些傳聞說法便是當年執掌青山城的其實有兩個教派,一個是張道陵最早開山立派的正一道,而五斗米則是張道陵妹妹后來分化出來的。
只是后來五斗米教突然隕落,而正一教則在青山城力戰妖魔之后被天帝封為三天扶教大法師,更被委任天下道教之首。
后雖退居龍虎山改名天師府讓青山城落了空置,卻也無道教敢向他討要這個地方。
但是不管是史書也好,還是道教排名也好卻怎么也找不到五斗米教的記載,這讓世人抱著懷疑的態度更傾向與第二個說法。
第二個說法則是因為青山城城中的九龍臺。
傳說之中九龍臺最早便是妖族溝通凡間的橋梁,也是因為九龍臺十大妖王,八大鬼帥才有機會肆虐青山城,致使人間生靈涂炭。
也正是此時張道陵臨危受命率領門下弟子以及各門各派和百萬天兵,將他們趕了回去并加以五方住妖陣封印了九龍臺。
這點倒是普遍讓人信服,因為不管是鎮妖塔還是九龍臺都是真實存在的。
九龍臺處于青山城城中與鎮妖塔相隔百丈,底座高三丈寬十丈,而在四面底座上皆是刻滿了當年青山城仙神妖魔大戰的浮雕。
九龍臺臺面上則是九條寒冷烏黑的鐵鏈從八方向延伸至內拴住一只兇猛無比,從地面破出一個首級的的九尾妖狐。
那九尾妖狐欲出之勢被阻,顯得十分不甘心面目兇狠可憎露出一排森冷厲齒。
也因為這狐妖太過瘆人青山城的百姓每每路過此處都是繞道而走生怕沾染上什么不好的東西。
唯獨一些膽大包天和無知好奇的孩子才敢在此經過停留。
這一日日正午時,雖快入秋巴蜀之地還十分炎熱,百姓們也熬過住烈日炎炎紛紛躲在涼爽的屋舍里休息。
獨獨一些精神過頭的孩童還在烈日炎炎的街道上玩耍,其中更有一些膽大的跑來九龍臺上折騰那九尾狐妖的首級。
畢竟對于他們來說心里對于仙神妖魔可沒有太多的敬畏之心,有的只有哪里可以尋得開心,尋得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