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蘇陽再轉到裝包的地方,他問九靈塔聞出來那個是法器了嗎?
九靈塔慢悠悠的告訴他:“木鍬或者麻袋。”
蘇陽詫異的反問道:“可以啊。聞出來的嗎?”
九靈慢條斯理的回答道:“判斷出來的。這里只有三樣物品,麥、木鍬、麻袋。麥肯定不是,那就只剩下木鍬和麻袋。我只是反應慢,又不是傻。”
蘇陽暗暗腹誹:甭轉著圈罵我,回頭看我怎么克扣你的酒錢。
蘇陽得到確切的信息之后,并沒有冒然行事,而是裝作無事的離開,然后悄聲安排賈安明盯好那十八銅人的梢,看看他們的住處在哪。
賈安明聞聽蘇陽說完,頓時激動的兩眼放光,蹭的直起身形,屁股也不疼了。
連聲說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果然是金銅幫做的手腳,沒必要跟蹤他們,他們就住在內城銅人巷,我現在就找人把他們抓起來,嚴刑拷打,讓他們吃進去的糧食全部吐出來。”
蘇陽把手往下壓了壓,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告訴他,既然他知道住處,那等一會他看完所有的現場,就找人帶自己去十八銅人巷看看。
因為現在這個情況只能說是一條線索,接著要做的是順藤摸瓜。
賈安民聽完這話,不由得連連點頭稱是。
此間事了,一行三人往跟隨送糧的軍隊一路往外城東倉而去。
等到了東倉外面,就有幾個人正在門口等候。
帶頭一人小衣襟,短打扮,樣貌普通,面帶愁容,正是東倉的令史洪春和。
他白自川、蘇陽、賈安民過來,趕緊搶先幾步,走到三人面前,拱手行禮,口中言道:“洪春和拜見各位大人。”
幾人還禮,禮畢,賈安民重點介紹了蘇陽。
洪春和聞聽蘇陽是個破案奇人,頓時眼前一亮,似是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連連作揖,并帶著他們開始對糧倉及案件做詳細的介紹。
糧倉整體的結構很像一個巨型的四合院,外砌磚墻,城墻平頂,四面環道,行走方便,又可防衛,目測怎么著也有上百畝的空間。
蘇陽是第一次看見這么大面積的糧倉,也是結結實實的震撼了一把。
大家到了院里面,看著有幾百個糧倉按著編號矗立其中,每個糧倉是60平,墻上均開通風用的拱券小窗。
院門口一側,有10座地秤秤糧食,地秤樣式很像80年代糧管所收糧食的那種移動的機型磅秤,上面是秤盤,里側是連接桿、長杠桿、鏈結構。
每包糧食為120斤=1石;這種地秤每次可稱10石,也就是1200斤。
只見有卸包的大漢在這等候,把糧食碼到秤上,等過好秤之后再裝車運到指定的糧倉。
負責過磅的是一個骨瘦如柴,手無縛雞的賬房先生,就坐在秤的里側,一副兢兢業業的樣子。
只要有糧食全部上秤之后,他就撥弄一下手底下的算盤,等著士兵報數,等士兵報數之后,他在算盤上打上總和,并記錄在賬簿上。
具洪春和介紹,這個賬房先生叫金胡,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是個落第秀才,父母雙亡,無兒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