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陽感覺著烈風怒中彭拜的能量,也是連聲叫好,接著又是抱起一壇酒,牛飲而下。
白老大來來回回又是反復教了幾次,蘇陽最終還是用五壇酒學會了烈風怒。
第三式:聚秋風。白老大站在那里,只見風從四面八方往白老大身前涌去,透著絲絲清涼,左風右去,右風左去,透過白老大的身軀,歸于無形,而被風拂過的范圍內,一切都煙消云散。
這一式明顯意大于式,確實不好領悟,蘇陽再三請教,再三灌酒,終于在第十八壇酒喝完的時候,領悟到了其要義:聚散。
而此時,兩人的十八壇酒也已經全部喝光了。
一個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一個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兩人都可謂是十分盡興。
此時的白老大那是滿面紅光,舌頭打結。他打著飽隔說道:“蘇陽,走,我們去前院,你再把定風波的前三式給我練一遍。”
蘇陽連聲答應,金牙老頭帶著他們,來到了前院。蘇陽定目觀敲,這才知道自己確實是坐井觀天了。
小院占地有三四十畝的樣子,三分之二酒窖,三分之一酒壇,再往前看就是一溜齊階的大瓦房,有不少工人進進出出的正在忙碌,看上去生意確實不小。
金牙老頭看出了蘇陽的驚訝,便給他解釋道:“老了,干不動了,便把生意交給兒子了。又不想閑著,便又和老婆子重操舊業,干起了飯館。”說完之后,又回頭看了眼身后的老太太,眼神里凈是寵溺。
蘇陽發現了這個小細節,一時間盡是羨慕,也不知道他和白晶晶老了之后,有沒有這個福分。
書歸正傳。
白老大看著蘇陽在院子里面又施展了定風波的前三式,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悟性不錯,有幾分當年我的風采。有這三式打底,在龍虎山上,你保命無憂。”
又抬頭看了看已經黑透了的天,先是對著金牙老頭說道:“金兄弟,我走了,感謝你的好酒。”金老頭連道應該。
白老大又對蘇陽說道:“把賬結了,我們走,龍虎山。”
蘇陽點了點頭,掏出一塊金子遞給金老頭,剛要裝個比,說句不用找了之類的。可誰料白老大趁著酒興,一把拎起蘇陽,騰空而去。
白老大趁著酒興,速度應該是極快的,也就小半個時辰的功夫,就到了龍虎山邊上,從路上,蘇陽也從白老大口中得知,龍虎山山茂奇特,一側觀看如一條巨龍盤臥,換另一側觀看則如猛虎臥丘,故命名為龍虎山。
因為是晚上,雖然有圓月皎潔,但終歸視線不如白天,從蘇陽他們這一側望去,只能就看到一座上千米的山峰出現在眼前,影影倬倬確實如一條盤龍。
兩人低聲商議了一番,因為不了解情況,所以不宜打草驚蛇,還是先從山腳偷摸上山,最好能乘機了下敵情。
兩人商議已定,便遮遮掩掩往山上走去,剛剛踏入龍虎山的山腳,蘇陽就覺得后背有些發癢,他愣了一下,條件反射的以為是自己又占領了一塊地盤,可轉念一下,這是風州,自己也沒有收復什么人,哪來的地盤,想來是正常的瘙癢,他倒也沒有多想。
而就在這時,忽然就聽見有人在草叢里大喊:“來者何人?報上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