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謙不喜歡李煜,很不喜歡。
一般,對于一個導演來說,自己的作品,很討厭別人指手畫腳,尤其是自己是編劇的導演。
比如陳謙要去指點王小帥的劇本。
這叫不懂事。
陳謙作為圈里人,這點事情還是懂的。
但是正因為不喜歡李煜。所以對她的作品,陳謙一點也沒有客氣。
按照李煜的想法,因為沒錢,所以她想把電影排成偽紀念片的感覺。難度低,錢少。
偽紀錄片玩的最好的,自然是賈科長,賈科長的《小武》就是這類作品的開山鼻祖。后面很多新導演的第一部作品,都在模仿小武。
大段的對話,原生態表演,充斥著噪音。方言對話,沒有人物塑造,就是他在那,他干什么,你忠實的記錄下來。
這種東西拍出來,會有人喜歡看嗎?
是,藝術性上ok,也能反映導演的功底。
拜托,我是投資方哎。我管你藝術性怎樣?
“按照你的構想拍出來的電影,只會是畫面差,聲音差。聽不懂。看著難受,不行,我不能接受。”陳謙直接否決了。
李煜表示,太好了,你當老娘喜歡拍那種垃圾偽紀錄片嗎?老娘那是沒錢。
一個字,改!
好吧。這個算好說的。
第二點.也是最致命的。
《今年夏天》傾注了李煜太多的心血,她太想把這部電影拍出感覺來了。
小群,小玲,君君,媽媽,警察,每個人都有描寫,每個人都有支線,每個人都有單人solo
弄得非常的繁瑣。
導演的心太大,能力卻跟不上。
本來三主角,就很需要時間去刻畫。
她呢,她不但沒有主動刻畫三主角,她把筆墨都用在路人,用在配角上了。
媽媽給安排了黃昏戀。
警察給安排的犯罪支線。
連小玲的男友,都有一條完整的時間線。
喧賓奪主啊。
真的沒必要。
陳謙指出,黃昏戀砍了。警察直接縮減,就改成相親對象然后丟槍。男友線砍掉。
觀眾想看的是三個妹子纏綿,男友的心路歷程,真重要嗎?
這可觸動了李煜的逆鱗,對于任何一個編劇來說,這都是不能忍的。
于是李煜拍著桌子抗議。
陳謙也不生氣。直接拿出幾份資料。直接鎮壓。
“這個是王小帥的意見。這個是中戲的江濤教授的意見,這個是中戲戲文系,褚老師的意見,這個是北電戲文系,許老師的意見。你自己看,是不是和我說的一樣。”
開玩笑,我背靠京城兩大名校,想找人指導劇本還不簡單?
李煜看完之后,思考了好幾天,覺得還是陳謙說得對。
畢竟,和金主爸爸吵架,自己怎么有勝算呢?
最終,在兩人無數次肉搏,無數次針鋒相對,無數次針尖對麥芒之下。
終于達成了共識。
第一,用35mm的膠片。一定力保清晰,畫面質量。
第二,三大女主角戲份占全劇的80%,其他的能砍掉就砍掉。
至此,《今年夏天》正式成為了陳謙和李煜兩個人的作品。
它更加的緊湊,有張力,有故事性。
剩下的就看李煜的能力和萬萬,迅哥,葛妹妹的發揮了。
我信得過她們。陳謙表示。
而李煜。也許一開始她只是想園自己一個拍電影的夢,而現在她卻有了更多期待。
.......
開機宴很簡單。大家吃了東西,喝了酒。
而陳謙則緊張兮兮的看見萬倩和周訊一見如故。
直冒冷汗的看著她們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