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后宅。
孫堅也正聽陸炳說著洛陽城里的消息。
“前日并州刺史丁原抵達京師,聽說董卓威勢,勢不與其兩立,卻被董卓引誘呂布殺害,又被董卓吞并了并州軍隊,如此董卓手中的兵權又一次增加,而且還多了個天下第一大將,先天境的義子呂布。
原大將軍府幕僚鮑信不肯歸附董卓,向袁紹提出將董卓引誘殺害的計劃,袁紹不敢,鮑信則棄官逃亡。
朝廷罷免司空劉弘,派使者到顯陽苑拜董卓為司空。董卓邀請袁紹到顯陽苑商議廢立,袁紹不同意,提出要去請示太傅袁隗。袁紹說:‘恐怕大多數人都不會同意你的意見!’
董卓聞言大怒:‘豎子!天下事豈不決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爾謂董卓刀為不利乎!’
袁紹反譏:‘天下健者,豈唯董公?’然后拿著佩刀作揖而去。董卓知道袁紹的聲望地位,也拿他沒辦法。
董卓將廢立之事匯報給太傅袁隗,袁隗同意。袁紹因此棄官逃亡至冀州勃海郡。”
眾人看到的只是袁紹逃亡,孫堅卻知道這就是袁氏崛起的時機啊。
“主公,袁紹此人有大才,雖性格上好大喜功,但是其四世三公的名頭恐怕會讓天下士子趨之若鶩,不出意外,此人將會是主公大敵。”
房玄齡的話讓眾人有些驚愕,不是在說董卓嗎,怎么又提到袁紹身上了,不得不說房玄齡眼光的毒辣,袁家此時尚有袁隗作為家主,等袁隗沒了,袁術又有惡名,袁紹恐怕就真的要繼承袁家這最大的資產——四世三公的名頭了。
可不要小瞧了這名頭,亂世里,名聲又是更甚于實力,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就是這個道理。
對于袁紹,孫堅不會小視,但也沒必要太重視,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不出意外,袁紹得先過了曹操那關才行。
第三日。
“侯爺,荊州八家愿意歸順侯爺,還請侯爺吩咐。”
看著眼前比前次更加內斂的蒯良,孫堅心中大喜,“我不喜得荊州,喜得子柔也。”
盡管蒯良心機頗深也被孫堅的一番話打動了,看著眼前散發著王霸之氣的孫堅,蒯良第一次有被折服的感覺。
“蒯良,見過主公!”
“哈哈,子柔快請起,以后還需子柔為我安穩荊州形勢,為我臂助,共享富貴。”
二人互相抓著肩膀,一時間基情無限。
襄陽城里。
“你們要干什么,快放開我讓蔡瑁來見我,你們眼里還有沒有我這個刺史了,孫賊就在城下,難道你們不知道讓他們進來的后果嗎?”
門口,孫堅看著被世家軟禁的王睿,心里沒有痛快,只有著對世家深深地的忌憚,卻又藏于心中,世家之毒,無解,唯有強力威懾,恩威并施,才不至蹈王睿的覆轍。
“哈哈,你們干什么呢,還不快把刺史大人放開,哈哈,王大人,孫某久仰大人威名,今日一見,不負平生啊。”
“你怎么進來的,你怎么會進來,是蒯良和蔡瑁,對,一定是他們,哈哈,果然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