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話罷,荀攸等人看著薛仁貴的眼神更加柔和了,如此政治頭腦,以后必定會在孫堅賬下居于高位。
“好,回去以后,我會任命趙儼為南陽郡丞,讓他來輔助你,處理政務,還有沙摩柯和他的十萬大軍我也留給你,我允你便宜行事之權,若有戰機,你可先決而后報。”
“謝主公信任!”
戰場之上,戰機稍縱即逝,有孫堅授權,薛仁貴的軍事才華將會得到最大的釋放。
第二日,孫堅領兵經廣成關返回荊州,程普并十萬大軍也隨軍回去,洛陽被焚,廣成關的戰略意義已經不大,占據的收益不大,被孫堅直接放棄了。
長安城里,回到府邸的董卓終于放下心來,得知孫堅回到了南陽,董卓不自主的長出一口氣,孫堅給他的壓力太大了。
“岳父,孫堅派人占據了武關,鎮守將軍是孫堅親封的武衛將軍薛仁貴,雖然沒有聽說過,但是能被孫堅予以如此重任,必不是尋常之輩,如今我西涼應該修養生息,降低諸侯對我們的注意力,尤其是孫堅的注意力。”
聽到女婿李儒的話,董卓也是點了點頭,這次回長安的路上,他又被孫堅搶了一千多萬人口,二十多車財物,對于孫堅自然是深惡痛絕。
可是董卓知道,現在的西涼還真不是孫堅的對手,李儒是他最為倚重的智囊,他的話,董卓還是要聽的。
“文優,你有什么想法,但說無妨。”
看到董卓愿意聽他的意見,李儒心里有些感慨,自從洛陽一役,回到長安以后,董卓已經很少發脾氣了,以前的暴虐,幾乎已經沒有了,真不知道是該怨恨孫堅還是該感謝孫堅。
“岳父,我們現在最大的優勢就是手里的小皇帝劉協,漢室還在,朝廷的旨意依然有著非常大的效力,將孫堅拖在南方,他自然就沒心力對付我們了。”
以董卓的才智,對于李儒的話自然是秒懂,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李儒入長安時就給他制定的戰略,只是那時候董卓多少有些我行我素,對于李儒的戰略其實執行的不多。
如今董卓卻是能想清楚李儒的意思了,對于李儒的想法還是非常認同的。
“具體如何行事,交給文優你了,小皇帝那里還不是隨我們擺布。”
李儒聞言大喜,他有太多的計劃,想要施行,可是碰到董卓這么個極有主見的主公,他那些計劃根本行不通,如今董卓竟然愿意放權了,李儒如何能不歡喜。
“岳父,我意擬制封孫堅為吳侯,加前將軍銜,為揚州牧,朝廷里有一漢室宗親,名為劉表,有些才華,我準備命他為荊州牧。”
董卓聞言并沒有因為李儒對于孫堅的厚封而不高興,反而有些慶幸現在還有李儒在身邊,這道旨意行的是陽謀。
揚州分為江北和江東兩部,江東還好豪族割據一方,四方勢力混雜,但是江北不同,江北可是袁術的地盤,而揚州的精華也在江北,尤其是壽春和合肥,這可是揚州最富庶的地方。
如此封賞就是為了讓孫堅和袁術相爭,袁術雖然不夠看,但是袁家底蘊深厚,袁術作為袁家嫡系可不是表面那么簡單,孫堅對上袁術必是一番龍虎之戰。
至于劉表,純粹就是派去荊州惡心孫堅的,這種漢室宗親是不好殺的,不然太損名聲了,就算是要殺也不能明著殺,主要是董卓和李儒不在乎劉表的死活,惡心到最后,惡心不到就讓劉表去死好了。
旨意下達的非常快,除了孫堅的吳侯、前將軍、揚州牧,其他如袁術被封為后將軍、豫州刺史;曹操被封為鎮南將軍、東郡太守;袁紹被封為驃騎將軍、渤海太守等等。
襄陽城外。
以田豐、李績為首的文武群臣正列隊等待著孫堅的歸來。
“恭迎主公回城,為主公賀。”
“恭迎主公回城,為主公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