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你不答應也是正常的……什么,你答應了。”
蔡邕激動的看著孫堅,他竟然答應了,蔡邕也只是準備豁出老臉試一試,看到女兒的神情變化就后悔了,沒想到孫堅竟然答應了。
“也不是什么難事兒,為什么不答應,只要我和琰兒的感情好,其他什么都是次要的。”
“相公!”
看著畫風突變,含情脈脈的兩人,蔡邕被無情的甩了一臉狗糧。
“好了,我同意了,不過,文臺,你可記住了,你要是對琰兒不好,我可不讓。”
蔡邕說的很認真,他雖然想要為蔡家留一個香火,但是蔡琰的幸福無疑是最重要的。
“岳父大人放心吧,我會對琰兒好的,我想讓岳父在荊州做事,不知岳父意下如何?”
這個岳父也不是個省心的,還是留在身邊比較好。
“留在荊州,能做什么?”
“我荊州有文學院,一直都是由荀悅負責的,揚州的文學院也正式招生了,岳父若是同意,我讓荀悅去揚州,您就任荊州文學院院主。”
荀悅雖然沒有蔡邕年齡大,但是論學識是不輸蔡邕多少的,蔡邕對于荀悅自然是有所耳聞的。
“那么折騰做什么,就讓荀悅繼續在荊州干著,等你們完婚了,我去揚州上任。”
揚州就揚州吧,只要別跑去長安再摻和就行了,這老頭子著實不適合為官,專心教書育人才是最合適的。
“文臺啊,那你們的婚事,什么時候辦啊?”
“這個全憑岳父做主。”
當然是宜早不宜遲了,但是表現的太猴急也不行,好不容易讓這個便宜岳父同意了,可不能再出現什么意外了。
“那就一個月如何,下月初九是好日子,就在那天辦吧。”
“好,我這就讓人去準備。”
結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他都已經辦過兩回了,記憶里的繁瑣流程依然歷歷在目,太折騰人了,可是精簡環節也不行。
這個時代,名譽大于一切,婚禮上但凡有一絲錯漏,都會被放大,讓人以為是他不在乎女方,那以后光是閑言碎語,唾沫星子都能把人淹死。
萬惡的舊社會啊。
蔡琰呆萌的看著眼前的兩個男人,三言兩語就將她給嫁出去了,當真是,幸福啊。
吳侯辦婚事,提前一個月都顯得匆忙,蔡琰當天便被蔡邕給帶走了,住到了孫堅提前為他準備的大宅子里,婚前男女方不能見面,這是硬規矩,雖然孫堅也不理解,但是他只要遵守就行了。
接下來就是三媒六聘,各種準備了,還得給各方客人發請柬,不過這事兒是不用孫堅自己辦的,全權交給田豐去辦就行了,吳景也在幫忙。
不久后,天下便傳出了孫堅要大婚的消息,娶得是蔡邕家的女兒,兩家都是各自領域里的頂尖人物,幾乎整個大漢王朝,最頂尖的勢力都被通知到了。
現在各大勢力愁的是送什么才能讓吳侯滿意。
時間過得飛快,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各家勢力的人基本都提前到了,最近的襄陽城可是熱鬧的很,時常能看到有學子坐而論道,也有不對付的勢力驟起沖突。
不過都知道吳侯婚期將近,不管是論道還是沖突都在可控范圍之內。
193年五月初九。
這一天正是孫堅和蔡琰結婚的日子。
一大早孫堅被各種搗鼓以后,正式帶領著車隊去接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