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慶演出的日子終于來臨,演出開始,蘇惟惟作為工作人員,情緒激動的站在幕后角落有些感慨對身邊的宋祁說:“你有沒有覺得有一種把我們的作品當做孩子,孩子終于長大要告別我們的感覺。”
宋祁捂著嘴笑的一抽一抽的:“一點都沒有,我感覺總算解放了,你是忘了你搞創作的時候寫不出來,憋得那個難受樣。”旁邊一些其他的工作人員忍不住笑出聲,蘇惟惟有些尬笑的表示干嘛在如此需要歡呼和熱淚盈眶的時候說這些。
宋祁拍拍她的肩膀:“真正告別和傷感的日子還在后面呢,還有幾個月你也要畢業了,到時候你再傷心也不遲。”
蘇惟惟想到自己的未來越發的惆悵,蘇惟惟對于未來有什么打算沒有想好,想到這就感覺頭大。宋祁卻有自己的計劃,她馬上研究生畢業了,準備正式踏入職場。宋祁也算是蘇惟惟生活中的榜樣,蘇惟惟想自己也可以一邊找公司實習,一邊做打算。
宋祁邀請蘇惟惟和自己一起參與藍山灣項目的實習,宋祁已經決定加入項目融資工作組,她建議蘇惟惟報名助理設計師,這樣她們倆就可以作為同事繼續合作。
蘇惟惟搖搖頭,眼神掃到觀眾席,指著VIP觀眾區,神情嚴肅的告訴宋祁,那個項目除了她之外,其余的人她都不怎么喜歡,尤其以一期項目負責人陸衍,和二期項目負責人沈世軒為代表,蘇惟惟說自己和那兩個人貌似都不怎么合得來,難保那兩位不會給自己搞小鞋穿。
“藍山灣項目你家也有股,他們可不敢,你怕什么蘇惟惟,這可不像你。”
“我不是怕他們,我是怕他們惹到我,我頭腦發熱把項目組攪和的雞犬不寧。”宋祁忍不住笑了,現在的蘇惟惟對自己很有認知。
“宋學姐,你去哪,一會謝幕你不上去嗎?”
“你帶頭吧,我還有一個致敬朗誦節目。”
蘇惟惟問宋祁蘇惟惟心里由衷的感慨不愧是強大的宋祁,這個獨幕劇就差點要了自己半條命,宋祁居然還有一個節目,都是女人為何差距這么大。
演出圓滿結束,蘇惟惟滿滿感動,這么精彩的時刻她非常想要和重要的人一起分享,蘇惟惟此刻強烈的需要一個大大的擁抱撫慰內心的激動,可是宋祁還要參加后面的致敬朗誦活動已經先行離開去做準備,對自己非常重要的人一個也沒來。
趙女士和李先生已經去了馬爾代夫浪漫的度假,慶祝第25個結婚紀念日,沒給自己整出個弟弟妹妹,就算萬事大吉。韓念念最近孕期反應過于激烈,安心養胎中,Justin口口聲聲的說要在結束的時候上臺給自己獻花,結果人沒來,不知道從哪定了一個土的掉渣的那種開業大吉常用大號花籃,不僅占地方,擺哪都顯得多余。
蘇惟惟看到臺下第一排離自己最近的嘉賓區,眼神掃到沈世軒的毫無驚喜,秦朗的面無表情敷衍的鼓掌,好似潑了冷水,感性的火苗瞬間被澆滅。
她回到舍友們中間,繼續觀看下面的節目,致敬朗誦節目中宋祁依然是那顆獨立閃耀的星,蘇惟惟看的出神,晚會副導演來到她身邊,告訴她演出結束還有答謝宴。對于這種官方答謝宴,蘇惟惟向來沒什么興趣,何況她們團隊已經有了安排,合影留念然后擼串,這才是正事。蘇惟惟看著副導演,一臉真誠的表示自己有事去不了,宋祁學姐代表她參加,相較于自己,蘇惟惟覺得那樣的場合更適合宋祁。但是這個副導演表現出了極大的耐心和推拉的技術,任由蘇惟惟怎么解釋就是不松口,推脫失敗,蘇惟惟只能自我安慰,露露面找機會就閃。
沈世軒對演出節目不怎么感興趣,中途感覺有些悶出來透透氣,漫步在熟悉的櫻花路上,櫻花燦爛的季節,即使晚上也很美,微風吹過,風都是暖暖的,他忽然有些感慨的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自己曾經也是他們中步子匆匆的一位。
不知不覺他來到了南面操場,曾經墻角那幾株石榴樹苗已經長得枝繁葉茂。沈世軒曾經斷定這種野生的樹苗長在雜草中,沒人打理不能結果,蘇惟惟信誓旦旦的反駁這幾株能夠長大結果,每次只要經過這里,她都會不死心的過去查看一下進展情況,就差把這幾棵樹圈起來寫上自己的名字,往事歷歷在目,沈世軒禁不住上前仔細看的查看,這幾株雜生的石榴樹隱匿著還沒有長大的石榴花,能開花自然會有結果,只是那位或許早就已經遺忘了這些事。
沈世軒穿過南面操場,經過那片小樹林,那里永遠是校園情侶約會的圣地,看著一對對,或許他曾經也這樣,和蘇惟惟一路磕磕絆絆,只是沒想到自己今天在這里落了單,瞬間沒了繼續逛下去興致,回去的時候演出已經散場,就像曾經的年少青蔥歲月已經落幕。
蘇惟惟比較不喜歡這種官方場合的答謝宴,她憑借自己的經驗總結在這里的人無非就那么幾類。如魚得水游刃有余型比如說宋祁,憑借著自己良好的家世和社交圈,借此聯絡感情的同時認識新的朋友伙伴,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借機上位型,比如硬要拉自己過來的晚會副導演,家庭背景一般,想要借助機會和能夠利用的熟人拓展融入這個圈子。與我無關型,心思單純,本著安于現狀的態度,作為工作人員參加,有聊得來的朋友或者認識的人就聊幾句,剩下的時間和心思放在吃吃喝喝上,大學生到底心思不比社會人士,這種類型占多數。
蘇惟惟她給自己定義為被迫營業型,與眾不同的小眾型。與上述那幾種類型相比,被迫營業型最無奈,因為前三種類型可以自己選擇,而自己這種沒的選。蘇惟惟本想著和組里的同學在角落聊聊天,吃吃喝喝,可是現實不允許。
中國的社交圈,大到有好多特邀嘉賓她并不熟悉,但是小到本市的商圈,生意往來總有交集,好多人因為知道她是李均則的女兒對她分外的熱情,瞬間有不怎么熟悉變成聽說過,而后認識的過程。即使你不喜歡,但是必須保持面上禮貌的應酬,蘇惟惟跟著宋祁和那些前輩們打招呼,一會又被迫和沈世軒迎接一些長輩們的“關心”,還有林林總總認識了一些新的朋友。
一路寒暄,蘇惟惟感覺有些累,那些與我無關類型的學生開始陸陸續續的離開,蘇惟惟跟話劇組里那幾個關系比較好的朋友們使了個眼神,大家心領神會,對他們而言真正意義上的慶功宴才剛剛開始,舍友娟姐她們一行人先離開。
蘇惟惟緊隨其后,找準時機,火速準備離場,臨門一腳有人輕拍她的后背,蘇惟惟緊繃神經,心想不是吧,還能走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