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接連來了好幾批學生,都是過來問課題的一些問題的,有些學生則急著想進實驗室做實驗。
鄒遠與趙威鈞兩個一起來到宋鴻飛的研究室。他們小組已經做了學術研討,覺得已經完成了課題的前期準備。
“宋老師,我們什么時候可以進實驗室開始做課題?”鄒遠問道。
“怎么?你們對這個課題很感興趣啊?”宋鴻飛問道。
鄒遠點點頭:“是很感興趣。我們學生物技術都學了三年了,可是沒怎么接觸生物技術方面的具體技術。通過這一次的學術研討,我們看了很多資料,學習了很多實驗方法,對本專業的認識也變得具體起來。我們想早一點開始實驗。”
趙威鈞也說道:“老師,我們兩個都是想考研的。之前考研純粹是覺得咱們生物工程專業讀了研究生,將來找工作會更容易一些。但是,這一次為了這個課題,我們看了一些資料,覺得我們這個專業其實挺有意思的。”
“你們想盡快進實驗室,自然是好事。不過在此之前,你們還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你們有空便過來,幫我做些事情,先把你們的實驗能力提升起來。另外,你們還需要將你們的實驗方案具體化。對了,你們組的人呢?他們不參與么?這個課題的工作量很大的,你們兩個人可能有些不夠。”宋鴻飛說道。
宋鴻飛的目的可是要將兩個班的學生全部帶動起來,徹底轉變兩個班學生的學習態度。如果只是其中少部分人,自然是不夠的。
“他們幾個……”趙威鈞不太好意思在背后說幾個好兄弟的壞話。
鄒遠連忙搶過話題:“他們肯定會來的。只是今天他們有事去了。”
“那行,下一次,你讓他們一起過來吧。我安排一些工作給你們,好好鍛煉一下你們的基本操作。”宋鴻飛說道。
好在大三的課程不少,這些學生只能在課余時間過來,否則宋鴻飛連做實驗的時間都沒有。
雖然不時地有學生過來,還經常會打斷了宋鴻飛的實驗進程,宋鴻飛卻沒有感覺到煩,反而感覺很高興。至少,一切都朝著他希望的方向發展。
許中林要求馬志雄在學校PK的時候作為重點來推動的消息,很快落入當事人之一--肖誠的耳中,肖誠當即就很委屈地跑到馬志雄的辦公室。
“馬院長,我在生科院工作了這么多年。教研教改方面,誰能夠說比我做得更好?校級省級的教學競賽也都曾經獲過獎,為我們生科院是爭過榮譽的。現在倒好,什么好處都給新進博士。這些新進博士進校,享受了各種待遇,現在還要搶我們老教師的資源了么?”肖誠很委屈地站在馬志雄的辦公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