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院的老師們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倒是強忍著沒發出聲音。
“請坐下!”宋鴻飛并沒有因為今天來的聽課的人多,又是院領導又是校領導,他就緊張。依然格外放松,快速總結了一下上一次課學過的內容,然后開始這一天的新內容。
宋鴻飛的PPT經過精心準備,里面的視頻、動畫做得非常生動,因為全是自己動手做的,所以,與宋鴻飛講解的內容配合得非常好。
本來大部分老師都是被迫過來的,不來不行啊,學院要考勤,搞不好年底扣績效工資。很多老師本來都準備在教室里翻翻手機,熬過45分鐘之后,就準備走人。但是宋鴻飛講得確實很生動,就算不是本院的外專業老師,似乎也能夠聽得一點懂。
于是,幾十個老師也同樣被吸引到課堂內容里面去了。因為每次課一節課講內容,一節課搞討論,所以在講授的時候,宋鴻飛的節奏比較快,只有在非常必要的時候,才會請學生回答問題。但是絲毫不影響課堂的凝聚力。
李東橋等校領導很多都曾經是一線的老師過來的,對教學也是懂行的,教學水平高不高,講臺上講幾分鐘,就基本見分曉了。教學水平不高,就算事先準備好,也是能夠聽得出好壞的。
宋鴻飛雖然經驗還有所欠缺,但是講課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風格。加上氣質不錯,上課的時候,有一種吸引人的魅力。學生不是產品,把各種操作完成,原料就變成了成品,學生學知識,是一個奇妙的過程,而教師是媒介,也是催化劑。老師的魅力就是一種高效酶,能夠催化學生接受知識的這個“化學過程”。
李東橋能夠看得出來,這兩個班的學生絕對不是做做樣子。李東橋身前就是16級兩個班的學生,他們在聽課的時候,一個組不停地傳遞資料,在課本與資料上做各種記號。李東橋甚至從身前的一個學生手里借過了課本,略微翻了一下。與他去聽課班級大部分學生不一樣,這個學生的課本里面做了很多標記,很細致,很明顯這是課前課后,進行了很充分的預習的。
李東橋心里一驚,這種情況真的不常見。又起身去拿了好幾個學生的課本翻了翻。男生女生都有。結果,大部分學生的課本都跟之前那個同學一樣。
馬志雄看到了李東橋的舉動,立即明白了過來。他也向旁邊的一個學生借過了課本,隨便翻了一下,確認了自己的猜測。隨手將課本遞給林智華:“你也看看。聽了這么多回課,第一次看到課前課后這么認真仔細的。小宋這個課上得好。”
課上得好不好,不是老師在臺上舌綻蓮花,而是能夠真真實實地帶動學生學習。能夠讓班上大部分學生課前課后認真預習復習的老師,再差也不能差到哪里去。
第一節課上完了,兩個班的學生沒有一個出教室的,各個小組都在緊張地準備討論課的內容。
“李校長,我們是現在就走么?”饒海波問道。
李東橋搖搖頭:“聽說宋博士上課的特色是第一節課老師講,第二節課學生做學術研討。這種形勢我還沒聽過,正好學習一下。”
校長不走,其余的人就算是想走也不敢走。加上宋鴻飛的課確實很有特色,還是有人想坐下來聽一聽的。
“你看到沒?生物技術這兩個班的氣氛就跟咱們學校別的班級不一樣。下了課沒有一個學生往外面跑的,都坐在教室里討論。他們真的不是做樣子給我們看,而是已經習以為常。能夠做到這樣,真是不簡單。咱們學校不是準備搞公開課嘛,宋博士的這個課就可以搞成公開課。”李東橋說道。
李東橋說的公開課是將課堂上課的整個過程拍下來,作為公共資源掛在網絡上共享。是老師展示教學水平,交流教學經驗的好時機。公開課同時也面向企業,是多個企業共同參加共同探討同一主題的課程。很多知名高校都會有數門公開課。潭州科技大學也準備搞,但是學校的老師積極性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