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了北,西,南部的機場,只剩下東邊沒有去過了。前面也說道,這邊的機場很少。距離過遠是飛不到的,只有唯二兩個選擇。
在權衡之下,還是去了東部靠北的機場。因為從ipad的電子航圖中顯示靠南的機場跑道實在是太短了。
我們在訓練的時候,極少會涉及東邊的空域。除非是去Prineville機場練習起落,僅此而已。因此,在飛躍了S39機場之后,完全是陌生的區域。
首先看到的是一片濕地的地形,也有相鄰的幾十個小湖。多的有些不能把它們當做目視參考點來飛,再往前地勢逐漸變高,在山谷底部有些云霧繚繞的感覺。
現在是正午時分,高溫不言而喻,這就極易促成了霧。
感受著東邊的地形,這不禁讓我回到了南部的時候。所有的山脈都非常相似,在cessna這種小飛機實際升限的問題下,爬升率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
在飛行計劃提交的時候,就有關于本次飛行飛機的巡航高度。根據東單西雙的原則,我使用了9500英尺的高度向東。這也是基本上是小飛機的極限了,本身的設計限制加上高溫的發動機限制,就幾乎注定了小飛機只有在低高度(低于一萬英尺)的存在。
越往后飛,顛簸的感覺就越發嚴重了。一個人坐在駕駛艙中是有些無聊的,特別是久了之后。可不斷的顛簸卻是把我從半游離的狀態拉了出來。
不同于去南部機場那一次的無線電“失效”,今天的管制似乎沒有管我。或許這個片區比較繁忙,管制員還沒有讓我換頻。但是我在航圖上是能夠得知應該要轉換扇區了,因此就主動地向區調說“Seattlecenter,requestfrequencychange.”在連續說了兩邊之后,終于聽到了我的聲音,來指揮我換頻。
西雅圖往右,就是鹽城湖的片區了。以前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就在想,難道這個所謂的:“鹽城湖”有什么說法嗎?確實,看到了一些被白色顆粒所覆蓋的土壤。這也就印證了我的猜想是正確的。
最后一段飛行,有些不知所措。
我發現了有大片和我同高度的山脈擋住了我的去路。這些山脈是綿延不絕的,中間并沒有斷連之處。有的只有無限的神秘,薄薄的山霧飄來,會有一種說不出的錯覺。最重要的是,我竟然無法目視找到目的地機場。這是最為致命的一點。
雖然有GPS和ipad電子航圖作為輔助,但是終究還是目視飛行。需要自己去找到機場的位置來去加入起落航線。
眼看著飛機離機場只有十許海里了,機場還是沒有出現。心里有些捉急了,但是還是本能向前飛去,覺得大的方向一定是正確的。
終究,還是判斷正確了。在兩座山峰中間,我決定穿過去,這是脫離障礙物最佳時機,不能再等了。保持著和兩個山峰的安全間隔,有些咋舌。這邊的地勢真的是和四川不遑多讓。最后在右側看到了一些居民樓和機場。
此機場的布局有些想和Sungwook去過的轉場機場,都是這種類似的布局,就好像生怕你發現了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