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愔走到他跟前,楊妃抓著仔細端詳了許久,才笑道:“竟然胖了一些,身量也長高了一些。愔兒,母妃怎么聽說你出宮之后,又是敗家又是打人的,你知道母妃在宮里聽到這些事情的時候,有多擔心你嗎?”
李愔嘻嘻笑道:“母妃,你就放心好了,這都是捕風捉影的事兒,都是別人在造謠。母妃你看,這些首飾,是我買來孝敬母妃的。還有這些布料,和這些胭脂水粉,都是孩兒孝敬您的。這一千貫錢,您留在身邊花吧!”
李愔一來,楊妃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他身上,竟然沒發現李愔是帶著這么多禮物來的。
現在李愔一說,楊妃頓時大吃一驚,不由問道:“愔兒,這要多少貫錢啊?你哪來的這么多錢?不會是你強取豪奪的吧?”
李愔噗嗤一笑說道:“母妃,瞧您說的,我是那樣的人嗎?母妃您放心好了,這些都是我自己賺的。不光是您這里,我兄長哪里,我還給送去一千貫錢呢。兒臣現在能賺好多錢,母妃你就放心的花就好了。”
當楊妃聽到李愔說,還給他兄長李恪送去一千貫錢的時候,楊妃的眼圈不由泛紅,不由的拿起手帕擦起了眼睛。
愔兒真的長大和懂事了,楊妃心里無比欣慰。
就在此時,李世民從外面走了進來,看到李愔來了,而楊妃正拿著手帕抹眼淚呢。
李世民還以為李愔又惹楊妃生氣了呢,不由瞪眼說道:“你這小子,怎么一來就惹你母妃生氣啊?”
楊妃趕緊說道:“皇上,愔兒才沒有惹我生氣呢!你看看這些東西,都是愔兒孝敬我的,我是欣慰愔兒長大了,一時感慨,這才——”
聽到楊妃的話,李世民不由的有些吃味,忍不住問道:“好你個小子啊,你孝敬你母妃這么多東西,那有沒有孝敬父皇的啊?”
李愔不由在心里直嘀咕:拜托,咱還能要點臉嗎?你看看你貴為一國之君,竟然讓自己的女人過這么艱苦的日子!現在居然還好意思腆著臉問我要孝敬?
當然了,這種話也就只敢在心里想想,是萬萬不敢宣之于口的。
李愔不由笑瞇瞇地說道:“父皇,難道漢語拼音和大唐字典,不是兒臣孝敬您的嗎?那些孝敬,比起兒臣對母妃的孝敬,何止貴重萬倍?”
李世民哼了一聲,然后想起一件事情來,不由對李愔說道:“對了,愔兒,大唐字典,父皇就交給你當這個總纂官,這可是事關千秋萬代的大事,你一定要修好?”
什么?讓我修字典,還當總纂官?
別介,我才不干呢,愛找誰找誰去!
其實,李世民讓李愔當總纂官,編纂大唐字典,是對李愔的賞賜,也是對李愔的一種喜愛之情。
大唐字典,可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盛事。
總纂官絕對能流芳百世,能讓所有文人爭的打破頭。
你像編纂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等的總纂官,哪一個不都在后世揚名?
但是李愔偏偏就毫不留戀虛名,他就是這么一個淡薄名利的人。
因此,李愔不由對李世民說道:“父皇,這件事情,你還是找別人來做吧?”
李世民一瞪眼,哀其憊懶,怒其不爭地說道:“為什么?”
李愔神思急轉,開口說道:“父皇你忘了,不是還要造紙還有改進印刷術的嗎?和字典比起來,降低書本的造價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對了父皇,這造紙廠,兒臣決定和父皇一起做。到時候,父皇占一成收益。父子同心,其利斷金,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