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皇宮內殿之中,召開了一次擴大會議,額,是早朝。
這一次召集的人有點多,像一些平時不需要上朝的官員,今天都被請來了。
孔穎達、姚思廉、虞世南、褚遂良,被罷相的蕭瑀,還有于志寧、張玄素等等文人,都被請了來。
看到這一幕,除了那些武將愛答不理,該發呆的發呆,該打盹的打盹之外。
那些文臣都意識到,這一次,只怕皇上不知又要編纂何書,或者是要修文學館了。
否則的話,根本就不需要用到這么多文人。
果然,在議完政事之后,李世民不由說道:“最近,梁王研究出一套漢語拼音,一共只有二十六個字符。而只需要學會這二十六個字符的讀音和規則,就能標注出所有漢字的讀音。”
“所以,朕打算編纂一部大唐字典。編纂完成之后,讀書人碰到不認識的字,就可以通過查字典來找到這個字的正確讀音。同時,梁王還發明了標點符號,有了標點符號之后,那些學子,就再也沒有斷句的困擾。”
“不過,這一次的編纂,工作量浩大,繁重,所需人手也是不少。不知有那位愛卿愿意不辭辛苦,參與到編纂工作之中去呢?”
等李世民說完之后,轟的一聲,整個朝堂都開始沸騰了。
額,沸騰的主要在文人那邊。
像武將這邊,程知節、尉遲恭、李道宗等人,都悄悄靠著柱子直打哈欠。
他們根本就不能理解,那些文人為什么跟打了雞血一樣那么興奮。
那些人,怕是吃飽了撐的吧?
額,他們的確是不能理解。
但是對文人來說,他們太了解這大唐字典一旦問世,將會是何等的殊榮!
一整套的漢語拼音啊,可以完美的解決字的讀音問題。
這是開創了一個先河,完成了文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式的壯舉!
凡是參與編纂字典的人,必將名垂千古。
而總纂官,更是要流芳后世!
文人重名!
別說是像孔穎達等碩儒,就連房玄齡、杜如晦等名相都蠢蠢欲動。
當然了,他們也知道,他們政務繁重,根本不可能參與編纂,只能遺憾地錯過這次機遇。
孔穎達一馬當先,當仁不讓,率先說道:“皇上,老臣不才,愿意領總纂官一職,老臣愿不辭勞苦嘔心瀝血,一定會把大唐字典編纂好。”
姚思廉也不甘人后,隨即說道:“皇上,微臣也愿擔此重任!”
虞世南、褚遂良、蕭瑀等人,不甘人后地全都站了出來。
這等盛事,但凡是個文人,他們又怎么肯錯過呢?
最終,李世民欽點了孔穎達為總編纂,副編纂為虞世南、姚思廉、蕭瑀、褚遂良、于志寧、張玄素六人。
剩下的纂修、催纂、編寫等,估計還需要幾百人的隊伍。
不過這些人,就交給總編纂還有副編纂等人來完成就可以了。
當朝確定好之后,眾人都是皆大歡喜,在一起商議著什么時候展開工作。
不過,這時候孔穎達想到一個問題,連忙詢問道:“皇上,不知這二十六個字母還有其讀音以及它的拼寫方式,皇上什么時候傳授給我們?”